▲近來許多人喜歡參加馬拉松,但也擔心空汙,邱淑媞表示可以使用混合方式運動。(圖/賴郁泰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了「台灣運動地圖報告」,指出7成6的15歲以上國人每周做「強度要達到流汗也會喘」的運動量不到150分鐘,以縣市來看,身體運動量不足的前3名,分別是苗栗縣、雲林縣與新竹市,台灣和其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29個國家比較,身體運動量不足排名第1。
報告中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像是乳癌及大腸癌、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並且在國人10大死因中也有6項(癌症、心臟疾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運動不足有關。
署長邱淑媞表示,民眾在意的空氣汙染問題而拒絕外出運動,可以採用「動態交通」的方式 ,包括搭公車、運動等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或是騎自行車,以及混合方式(部分路段騎腳踏車、部分路段搭火車或捷運)運動,更提到,騎自行車消耗的熱量比健走高,也比慢跑更適合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並且不會有廢氣排放問題。
該項研究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所做的調查,裡面提到,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約90分鐘)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並可以延長3年壽命,研究也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率」,是指每週運動未達世界衛生組織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建議量,也發現女性運動量不足高於男性,以年齡層來看,35至39歲的國人運動量不足的情形最嚴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