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虱目魚大約只有30至40公分。圖為七股漁民網撈虱目魚。(圖/取自七股區公所網站)
東森新聞記者黃思鳳、蔡清文/台北報導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虱目魚大概只有30、40公分長吧?但是,在嘉義東石漁港卻捕捉到一尾有100公分長、10公斤重的虱目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發現,海裡的虱目魚是雜食性的魚類,跟養殖池裡專門吃素飼料的虱目魚不同,由於牠們會吃小魚,綠島近年來丁香魚的捕獲數量大幅銳減,很可能就是跟海洋虱目魚的這種習性有關。
嘉義東石漁港一陣騷動,大家都在圍觀這尾巨無霸虱目魚──100公分長的巨大體型,重達10公斤,剖開魚肚,還可以看到超大魚卵。虱目魚到底為什麼會長這麼大?鄭明修指出,「牠小的時候就是雜食性了,但牠到海裡長大之後,嘴巴什麼都吃得下。」
傳統養殖的虱目魚其實是吃素的,飼料大多用玉米、豆粉、麵粉製成,體型大多30到40公分,體重600公克,但是野生的虱目魚卻可以長到100公分,最長的甚至還可以長到180公分,和一個成人差不多。
大的虱目魚胃口好,會吃小魚。鄭明修說,「船長說魚變少,我問是因為虱目魚嗎?對,吃丁香魚,也影響到了海鷗。」
鄭明修的研究指出,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南部的數十萬虱目魚流出魚塭,加上宗教團體曾經一年野放高達3200萬尾的虱目魚,都會為逐漸失衡的海洋生態投下不確定的變數。鄭明修說,「魚太便宜了,放生放流外,我們很少捕抓野生虱目魚,所以他們一直吃小魚。」
食物鏈就像蝴蝶效應,牽一髮動全身,鄭明修拋出這個議題,呼籲漁業署盡快想辦法,別讓巨無霸虱目魚變成生態平衡殺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