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跨越認同危機 鄭圃鈞放眼世界

▲鄭圃鈞曾陷入身分認同的危機中,但現在期望自己能走出更精彩的人生。(圖/非當事人/四方報資料照片)

文/吳曉沛、圖/四方報

十七八歲的年紀,對於未來大多懵懵懂懂,大溪高中三年級的鄭圃鈞卻已建立一套自己的世界觀。

鄭圃鈞的母親來自湖南,在廣東工作時結識丈夫,直到幼稚園時搬來台灣生活。她回憶,湖南的外婆家風氣純樸、飲食嗜辣;在廣東時則親眼目睹母親被搶,留下治安不好的印象。後來父親在她國小時過世,由母親一路拉拔她與弟弟長大。

她在幼時就發覺自己的「不同」之處,曾有同學刻意指出她母親的國籍,令她感到不悅。她也發現自己有身分認同危機,不知道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接觸到兩岸敏感議題時,她感覺像株牆頭草,哪邊有好的就傾向認同哪邊,也曾幻想若在中國生活是否會更好。

但母親告訴她,她們已放棄中國國籍,在台灣的土地上長大,毋須懷疑自己;而且兩邊都各有好壞,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她選擇不去想那麼多,「事情不會因為你的國籍就變得非黑即白」,也連帶鼓勵她更關心兩岸議題,督促自己多蒐集正反兩方的意見及資料再作評斷。鄭圃鈞認為,她的背景讓她更有國際觀,也能從更多面向去了解中國。

「一胎化政策對同學們來說只是課本上的名詞,我卻是深刻體驗過的。」國小時母親帶著姐弟倆回去探親,特地把她託給火車對鋪的阿姨照顧,以免遭盤查罰款。當時她只覺得新奇有趣,長大後才明白,那與陌生人共眠的一夜,是當時中國人口政策於她小小軀體非常現實的展現。

鄭圃鈞表示,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提供交換學生全額獎學金,成了她選擇大學的一大誘因。她說,從小家中經濟來源只有媽媽,她讀書常想著要讓未來生活更好、夢想帶媽媽環遊世界。在學校名列前茅拿到獎學金時,更讓她首次體會了「原來讀書能做這麼多事」。

鄭圃鈞也提到,母親對信仰非常堅誠,也是她發展EQ的好榜樣,在成長過程中影響她很深。像是升學有關的事情,母親皆不干預她的選擇,深信上帝的安排與她的決定。

然而,鄭圃鈞曾對未來感到迷惘,導致成績大幅退步、甚至出現輕生念頭,「我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也不知該如何放鬆」,只要未如期完成進度就會感到異常焦慮。尤其看到念高職的弟弟課業輕鬆,心中更不平衡。

後來,她在輔導老師的協助下轉換心境,發現自己一路在課業上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此外,在教會裡有許多教友幫她禱告度過難關,也給了她和媽媽許多建議。她了解背後有很多人的支持,獲得不少力量,漸漸轉出了牛角尖。

鄭圃鈞引用一句朋友的話:「想取得選擇權,就一定要先付出」,她數次自問:「我想要更好的人生,那我現在可以做什麼?」目前她還在摸索人生的航程,卻已不再因迷失方向,也不再驚慌失措。這次繁星計畫錄取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在國內競爭程度相對較低,鄭圃鈞希望將來有機會當外交官,外派至他國服務,增廣見聞。

離大學開學還有半年,鄭圃鈞想利用這段時間準備多益考試,暑假再與同學環島旅遊。她說從小習慣未雨綢繆的思考方式,先規劃未來的目標再安排近程功課,政大臥虎藏龍,希望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中國對我來說有點神祕,令人嚮往又害怕。」鄭圃鈞聽母親說,她小時候講得一口流利湖南話,可惜長大之後都忘光了,現在反倒想學粵語,為將來的出路加分。她希望與更多人分享她對中國的看法,鼓勵他人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中國。平常她的興趣是看國際新聞、研究公民議題,「我很想知道台灣以外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

最後,鄭圃鈞想與讀者分享,「每件事都有它發生的意義」,在成長路上,她好幾次對身分認同產生疑惑與搖擺,但每次遇到岔路時,會發現過往曾做的選擇,都對現在的她造成幽深的影響。對於未來,她也秉持著這個信念,期望走出更精彩的人生。

【更多移民/工友善資訊,歡迎加入四方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台限定絕美「姬長尾水青蛾」曝光

前縣長卓伯源這次送12張玉照掛曆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