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爸爸還是愛媽媽? 「逗小孩」的壞習慣看你中幾個

▲女童哭泣。(圖/東方IC)

記者詹家琳/綜合報導

大陸四川日前發生一名2歲小弟弟跟著父親去作客,被「逗」著喝白酒後急性酒精中毒身亡。雖然此種「逗」小孩的案例較極端,但事實上許多不好習慣普遍可見,《廣州日報》的調查顯示,最常見的做法包括對小孩說「媽媽不要你了」、「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兒童專家表示,這些行為無形中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廣州日報》的報導指出,透過網路問卷的隨機調查顯示,有25%的受訪者小時候被灌過酒,受訪者周圍曾被大人灌過酒的小孩比例為48.31%。此外,也調查最常見的「逗」小孩的作法,有38.14%的受訪者最常用「媽媽不要你了」,第2名是「不熟悉的人親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臉」,比例為16.1%,問小孩「愛爸爸還是愛媽媽?」的比例則有14.83%位居第3名,也有把小孩舉起來拋和彈男孩生殖器的常見「逗小孩」的做法。

儘管只有4.66%的受訪者認為彈男孩生殖器是最常見的逗小孩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卻是受訪者選出的最討厭的做法,有將近75%的受訪者認為,這些不好的習慣應該立即糾正,不過也有受訪者表示,這些做法只是開玩笑,別太過分就好。此外,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不好的習慣應該要糾正,但是當遇到別人「逗」自己的小孩時,僅有21.61%的受訪者會加以阻止,絕大部分受訪者則會根據親疏程度和逗弄孩子的方式來決定是否阻止。

兒童教育專家周令瑜表示,讓孩子喝酒致死的案例比較極端,但逗弄孩子是一種普遍現象。大人像耍猴一樣逗弄孩子做一些不合適的行為,慫恿孩子說髒話以取樂,這在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比較多見,而在發展較快的城市中則可能常見一些言語的戲弄,例如,有人會逗孩子「你媽媽生了弟弟不愛你了」。

周令瑜進一步表示,孩子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會把大人的玩笑話當真,聽到這樣的話會覺得很恐懼,沒有安全感,有的小孩會因此驚慌哭泣,大人卻以此取樂。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出現行為偏差,具有攻擊性,傷害自己,其實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兒童教育專家胡萍表示,有的孩子長得比較胖,大人會戲稱「小胖子」、「小胖妹」,其實孩子聽到這樣的稱呼,會感覺不被尊重,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長大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正因如此,也導致成人世界裡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

除了自身可能有「逗」孩子的習慣外,親戚朋友也時常做出這些行為,周令瑜表示,常常可能礙於情面不好拒絕,但不出來制止,又會造成傷害,其實可以藉口帶孩子走開,或者直接跟對方說明不太習慣這樣的方式交流,大人聽到這樣的話,一般會比較識相也了解用意。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反應也是孩子的榜樣,教會他們如何與別人交流,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到孩子長大一些以後,他也知道如何去面對。」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東方IC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