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樹長太快! 客家人為生態「砍油桐、種木耳」

▲每年4、5月是油桐花開的季節。(圖/黃有福提供,請勿隨意翻拍)

記者張曼蘋/採訪報導

每年4、5月是桐花滿開的季節,吸引大批賞花遊客朝聖,但生命力強的特性,也引來「油桐恐造成生態浩劫」的聲浪。客家人早期為抑制油桐樹數量,會到山林砍油桐木,並將其拿來種木耳、香菇。新埔退休地理老師黃有福表示,「現在也有人這樣做,但需求量太少,油桐又成長快速,才變成現在滿山遍野的情況。」

油桐原先因種子可榨「桐油」,木頭可做火柴、木屐,而曾經成為客家人外銷日本的重要經濟來源,但後來日本人需要大量梧桐木做家具,人們卻投機拿油桐冒充,事情曝光後,斷了貿易之路。油桐沒了經濟價值,反而在丘陵地無限制的成長,影響其他樹種的生長;當時,客家人為了生態平衡,開始「斬桐樹,種木耳」,會將油桐樹及相思樹砍來種東西。

▲黃有福指出,客家人會砍相思樹、油桐樹來種植木耳、香菇。(圖/黃有福提供,請勿隨意翻拍)

黃有福指出,雖然油桐樹可以拿來種植木耳,「但種香菇、木耳只要需求量夠就好,砍那麼多也沒用」,油桐樹沒了早期的經濟價值、用途少,就被丟在山林乏人問津。他還質疑,「客家跟桐花有什麼直接關係?為什麼可以代表客家?」新埔也有椪柑、柿餅、高接梨等特產,但現在馬上被聯想到的仍是「桐花」。

▲黃有福表示,新埔因為有九降風,做出來的柿餅最好吃。(圖/黃有福提供,請勿隨意翻拍)

對此,客委會文化教育處長孫于卿表示,「客家文化本來就不等於桐花」,但早期油桐樹真的帶給客家重要經濟來源,桐花祭即為「客家人惜福、感念、感恩」,且藉由活動讓大家到客庄品嘗美食、欣賞特色產業、推廣客家藝文,帶動客庄的經濟,產生出「客家新文化」。

►►►桐花系列專題◄◄◄

春夏「五月雪」紛飛 油桐花真的會造成生態浩劫?

桐花「知識」聽過嗎? 黃有福:台人曾拿油桐騙日

台灣生態浩劫? 一棵油桐樹10年就「染白」山頭

油桐等於客家文化? 客委會辦「桐花祭」原來是...

▼客委會認為,藉由桐花祭能帶動客家庄的經濟。(圖/黃有福提供,請勿隨意翻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嘲笑伴長大 台菲之子想拓外交路

海口人守護二代 助移民在台立足

嘉明湖收費 布農族「不合作」抗議

農舍審核變嚴 楊文全:防假農民

台限定絕美「姬長尾水青蛾」曝光

四方報/見證台灣製造的越南婚禮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