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瓊麻園伴新移民 打造共榮社區

▲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外觀。

圖、文/賴品潔

恆春鎮位於恆春半島,是台灣最南的鄉鎮,鎮上有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恆春古城,孕育豐富人文歷史。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長期致力恆春社區教育,義務協助各社區活動,透過本地特有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建立鄉民對土地認同感及榮譽感。

柔性陪伴社區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有鑑於地方文化式微,從民國89年開始推動在地深耕教育課程,例如環境教育課程,培訓「半島解說員」,介紹恆春的自然生態,還有民謠說唱課程,介紹聞名全台的恆春民謠,了解早期底層人民的聲音。於是從當時屏東社區大學的分班,慢慢成長到有三十幾班,民國96年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持續在社區營造努力耕耘。

協會主任葉蘭卿說,屏東人口外流嚴重,許多人出外打拼,尋找更好的機會,她觀察到留在原鄉的人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自己覺得不被期待,彷彿生命不再有希望。在這種低潮情緒下,大家對於地方事務完全不感興趣,也不覺得社區活動有參與的必要,常常謾罵政府沒有好好經營,忘了自己是有力量可以作改變。

葉蘭卿說,對教育重視的家庭,往往在小學畢業後就把孩子送到外縣市唸書,甚至媽媽會跟著去照顧孩子,常有家人分隔兩地的情況。小孩在外地完成學業後,通常就會在外成家就業,不再回到故鄉。協會做文化教育的推展,間接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也希望可以讓外地孩子回家。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主任葉蘭卿說,她和新移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從新移民學生身上得到留在恆春這片土地的力量。

秉持教育可以讓人改變生命的精神,協會透過承辦屏東縣屏南社大和社區連結形成社區型的學習組織。葉蘭卿說,協會最寶貴的資源是地方志工,以「陪伴」方式,沒有老師、學生上對下的階級概念,陪同地方居民成為熱情、自主、對地方發展有想望的志工。這些志工也是最好的種子教師,包括新移民、台灣人,在地公領域社區活動都可以看到她們身影。透過課程引導讓社區參與者開始產生問題意識,能夠針對地方議題作討論分享,再一起努力解決問題。葉蘭卿強調,協會以「柔性領導」推著社區走,打開社區的視野,而不是掌控社區,幫他們決定該怎麼做。

生活情境編入教材

談到新移民,從小全家移民澳洲的葉蘭卿,11年前從雪梨回到臺灣,本來只是應朋友之邀作短期旅遊,沒想到在從事社區營造朋友影響下,從此愛上這塊土地就留下來了,現在她反而覺得恆春才是她的家。在葉蘭卿早期移民的生命歷程,她也感受到在異國生活的文化差異,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因為「不會說,人家就看不到你的價值、看不到你的存在。」當時有一位影響她最深的老師,以生活用語、情境式對話的上課內容,讓葉蘭卿敢開口說話。

協會在91年就有開設新移民中文課程,葉蘭卿92年開始在協會服務後發現,教材內容很多是幼稚園程度,教外配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等等,但是新移民不是小孩,這樣教材對她們幫助不大。葉蘭卿便跟姊妹討論,最想學什麼?到了不同國家生活,有哪些需求?她和其他老師決定自己設計教案,以寄信、用餐、看病等生活情境,配合恆春當地的郵局、醫院、門診圖表等照片,不是叫外配硬背注音符號、單字,而是用她們必須知道、日常會用到的對話當教材,一方面也傳達相關資訊給她們。

葉蘭卿也曾召集外配成立故事媽媽志工「外籍娘子軍」,那時候還沒有「新移民」這個名詞,社會普遍稱姊妹們為「外籍配偶」。葉蘭卿強調當族群平等公義還沒被建立,所有的名詞都是沒有意義的,問題不在名詞本身,而是社會不夠友善。除了培訓新住民成為故事媽媽種子教師,可以設計課程、上台講課,也讓一起上課的台灣媽媽能有同理心及多元文化觀,陪伴姊妹一起成長。

當台灣人因為不了解新移民,而不自知的用異樣眼光看待她們,常造成新移民心理傷害,葉蘭卿體認到社會大眾需要被改變,必須同時教育雙方,彼此瞭解是很重要的。台灣民眾常被媒體偏頗報導影響,對新移民有刻板印象,葉蘭卿希望透過社大課程「協助社會大眾,能看見真正的她們。」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和恆春民謠館比鄰設立,周邊可見恆春民謠的相關介紹,也是恆春地區特殊的人文風貌。

※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恆南路158號
電話:(08)8893880、8893808
傳真:(08)8891492
網址:www.pscc.org.tw

【更多移民/工友善資訊,歡迎加入四方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