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家庭主婦染日本腦炎 出現幻聽送加護病房

2015年06月11日 17:19

▲台灣目前已進入每年5至10月的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圖/維基共享資源)

記者翁嬿婷/台北報導

疾管署公布今(2015)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為南部31歲家庭主婦,6月2日因頭痛、發燒前往診所就醫症狀持續至4日,並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再度前往醫院,院方收治進入加護病房,經評估通報疑似日本腦炎,於10日檢驗確認,目前仍意識不清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表示,經過調查,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在住家附近活動,距住家2公里內有豬舍、鴿舍、水稻田,研判感染源可能在住家附近,目前同住家人並無出現不適症狀。

衛生局今(11)日將前往個案住家及活動地附近進行環境調查及懸掛誘蚊燈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對附近民眾之衛教宣導。

疾管署提醒,台灣目前已進入每年5至10月的日本腦炎流行期,各年齡層均有感染風險,以30到59歲風險較高,應加強防蚊措施,並確認家中幼兒均已依時完成疫苗接種,以避免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疾管署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成人如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者,皆可前往醫療院所自費接種。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日本腦炎小百科:

日本腦炎病毒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臺灣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的5至10月,病媒蚊一天中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黎明和黃昏的時候。

日本腦炎的症狀:

患者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少部分的病患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急性腦炎、精神、神經性後遺症,甚至死亡,致死率為20~30%。

日本腦炎的恢復期較長,所造成的神經性後遺症包括語言障礙等,精神性後遺症則以脾氣暴躁、性格不正常為主。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