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召開「常態調漲壓迫弱勢 黑箱決策不讓監督-學團要求教育部修法 退回9校學費調漲案」記者會。(圖/記者張語羚攝)
記者張語羚/台北報導
上月底教育部宣布調漲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宜蘭大學等9校學雜費,漲幅從1.89%到2.5%,其中以正修科技大學每學期調漲1300元最多。學雜費審議小組成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透露,在加入小組之初就被告知審議結果不會是最後結果,只是提供教育部做參考,最後定奪權還是在教育部長吳思華;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認為,小組成員總共15人,但家長和學生代表僅有5位,只占了三分之一,「這樣的比例能代表學生、代表家長的聲音嗎?」
張旭政是學雜費審議小組中唯一一位教師代表,除一開始即被告知「審議結果不等於最後結果」外,審議過程中他與另一位代表反對漲學費,希望23所大專院校送來的調漲學費案「不要審」或「審了不要過」,但是沒被審議小組的主席接受,因此開始逐校審查,即使他不斷的挑各校的漏洞希望阻止學雜費調漲案的通過,但教育部官員的話也說相當直白,如果符合條件又沒有通過,有可能被學校提出訴願,況且現場反對的成員也是少數。
陳亭妃說,她行文要求教育部提供學雜費審查結果及過程、小組成員等資料,但教育部卻以《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第3款,「政府機關作成意思決定前,內部單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應限制公開或不予提供之。」僅提供審查小組成員15人的背景,包含相關機構代表1人、企業代表1人、學者專家5人、學生代表3人、教師代表1人、家長代表1人及教育部代表3人。
審查小組成員經過一番討論後投票決議,有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5人反對調漲學雜費,另10人則贊成,陳亭妃質疑,15人中教育部的代表占了3個名額,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可以說是教育部想要推什麼案子就過什麼案子,每案必過的情況只會不斷上演,她要求教育部立即回應是否有球員兼裁判的嫌疑,如果有,應該要立即撤銷所有的學雜費調漲案。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代表吳昭儒說,今年教育部通過9所大專院校學雜費調漲案,其中部分學校是有盈餘的,大葉大學盈餘8千多萬,但全校的弱勢生占了4成,實踐大學的盈餘也有1億3千多萬,全校就學貸款人數占了9千多人,台灣科技大學、桃園創新技術學院、中華大學、宜蘭大學等校都有同學提出反對意見。
今年原有政治大學、台科大、淡江、實踐等23所學校,向教育部提案調漲學雜費,漲幅從1.5%到3.5%不等,申請學校數創歷年新高,但教育部最後僅通過9校,其中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宜蘭大學、中華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共計6校,漲幅為2.49%,大葉大學、實踐大學、桃園創新技術學院共計3校,漲幅則為1.8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