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氫能源 華紙:心理障礙是最大阻礙

去年底,中華紙漿曾參與推動花蓮氫能示範基地,純化工業製程餘氫,做為氫機車等交通載具動力。(圖/黃得瑞提供)

《氫能大未來》系列報導八

文/蔡百蕙

日德等國加速開發氫能源之際,台灣卻腳步緩慢。「常常感覺到,進入一個新的產業,最大的障礙是心理障礙,」中華紙漿董事長黃鯤雄說。華紙曾參與花蓮氫能源示範基地計畫,他表示,當時花了一年的時間,才說服花蓮廠造紙同仁來造氫,「可以看出進入一個新的產業,最困難的是克服心理的障礙和排斥,不止是氫,在台灣發展任何一個產業都一樣。」

去年底,在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黃得瑞的穿針引線下,華紙和亞太燃料電池合作,首創回收工業餘氫「純化」出純度99.99%的氫氣,供氫機車使用,啟動全台第一個氫能源示範基地。華紙每年於工業製程約產生450噸的餘氫。

從造漿、造紙的本業跨足氫能源?黃鯤雄表示,他在美國工作多年,瞭解「氫是最乾淨的能源,而且是未來的趨勢,」但製造氫氣成本很大,「用工業餘氫來純化,成本相對低廉,方向是對的。」

僅管相信氫能的前瞻性與乾淨性,黃鯤雄卻坦承,無法說服廠內同仁配合,造漿、造紙比氫的純化更複雜,「但是叫造漿、造紙的人來做沒做過的事,心裡頭還是蠻害怕的,」幸好有黃得瑞鍥而不捨,一次又一次地到華紙花蓮廠,親自向人員解釋,更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安全問題。

華紙董事長黃鯤雄於專訪時強調,氫是最乾淨的未來能源,企業絕對樂意配合發展進一步的氫能應用。(圖/記者張語羚攝)

談及此,黃鯤雄忍不住有感而發,認為該心理因素與台灣過去科學教育不夠落實有關,強調氫氣是全世界最輕的元素,一旦爆炸了,它只會往上衝,很安全,「它的爆炸是往上,你不要在它上面就好。」

花蓮氫能源示範基地計畫結束後,黃鯤雄表示,發展氫能源是良心事業,更是台灣遲早要走的路,下一步就必須看政府了,例如,讓氫燃料電池的交通載具可以上路,「民間企業絕對樂意配合,但有法規障礙,」還是要有政府的協助,否則弄了一部Toyota的氫氣車來,還是沒辦法上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