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吃甚麼?屏東海生館飼育員精心準備沙西米!

VR賞屋 提高賞屋效率 省時省力

▲飼育員專心觀察鯊魚們進食的狀況及攝食時的活動力。(圖/屏東海生館提供,下同。)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屏東墾丁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今年暑假推出的「15週年全新特展-探索Dr.Shark 鯊魚特展」,當中有台灣近海常見的鯊魚種類,有公牛白眼鮫、紅肉ㄚ髻鮫、汙翅真鯊、鱟鮫,當中也包括館內自行復育繁殖的鯊魚展示。許多民眾好奇,居住在海生館的鯊魚們每天都需要吃什麼樣的大餐,以及該如何攝取食物。

▼雙髻鯊長相奇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鯊魚的飼育照護方面,飼育員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準備餌料及餵食」,以提供鯊魚充足的食物及營養,此是在此人工飼育環境下,降低鯊魚捕時其他展示魚類的重要關鍵。

在餌料準備過程中,館內飼育人員每天要將急速冷凍保鮮的魚隻退冰,所挑選的餌料會採購當季最新鮮的漁獲,並選擇多樣化的種類,例如竹頭足類生物、筴魚類、鯖魚、鰹魚、秋刀魚、柳葉魚等,提供人工圈養的鯊魚均衡的營養及食物的多樣性,退冰之後,飼育人員依據所照護飼育的鯊魚種類口部大小,細心處理成符合生物進食「適口性」的大小,此可減少鯊魚餵食時互相爭食所造成的損傷。

▼飼育員細心處理成符合生物進食「適口性」大小之餌料,並準備餵食鯊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特別重要的是,餵食過程是能掌握生物們健康狀況的關鍵時間點,飼育人員除了將餌料投入展示缸內,專心觀察鯊魚們進食的狀況及攝食時的活動力更是重要任務,若有特定魚隻出現活動力不足等情況,則會持續追蹤或視情況隔離,並請獸醫進行治療。居在館內的鯊魚們透過飼育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將生物當成自己的家人般關心,讓這些海洋生物即便生活在人工環境下,也都能享受賓至如歸的感受。

▼鯊魚悠游水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快訊/10級強風要來了 今轉雨「下最大」地區曝

威力彩飆14億!命理師點名「西元生年4尾數」有機會中獎

外景女主播「奶奶真偉大」 H級內衣照被神出

威力彩32槓飆16.5億 4星座、4生肖偏財旺

此生必交「3星座」好朋友!  第1名會陪你一起哭

寒流機率升高! 急凍時間曝

下波「更濕更強冷氣團」 急凍3天恐跌破10℃

不雅照是合成 曹興誠喊告!謝寒冰嗆「來告阿」

2年不給碰!女友洗完澡「突然想愛愛」 他秒拒絕

她坐博愛座補眠 遭阿嬤腳踹逼讓位 

韓啦啦隊女神「跳繩晃10秒」影片曝 粉絲直呼危險

台北天空凌晨驚傳「詭異夜吼」! 多人嚇醒:超級可怕

身體「出現什麼現象」覺得老了 留言一面倒

大台北凌晨「詭異夜吼」嚇醒大票人! 來源疑找到了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