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夫行醫40年紀錄片《長假》、《長假過後》感動呈現

2015年08月26日 19:02

羅慧夫雙紀錄片放映會,紀錄他在台行醫四十年。(圖/翻攝自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記者李佳蓉/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23日舉辦羅慧夫醫師雙紀錄片放映會,會中放映羅慧夫在台行醫四十年的《長假》紀錄片,及2013年最後一次回台拍攝的《長假過後》紀錄片。羅慧夫因健康因素不便搭長途飛機來台,當天現場他的學生、朋友、病友與家屬也前來回顧與他共事相處的感動時光。

羅慧夫的兒子引述馬克吐溫:「你的職業應該成為你的假期」,形容父母40年在台灣的服務就如同是他們人生中的長假,基金會為其拍攝的紀錄片也以此命名。本紀錄片藉由大量的舊照片、現場記錄、人物訪談等完整呈現一個外國醫師如何如克服困難,融入台灣社會,進而成功的改革醫療體制。

1959年羅慧夫(M. Samuel Noordhoff, M.D.)以醫療宣教士身分從美國舉家來到台灣,於馬偕醫院擔任院長,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的理念催生出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自殺防治中心等一時創舉。之後至1999年期間創立「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及用畢生積蓄成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表示:「台灣有整型外科的訓練制度,雖然非羅慧夫醫師一人造就,但他的貢獻最大。」

羅慧夫雖已無法再搭機回台,但一手創辦的顱顏中心及基金會仍延續羅慧夫對患者的關懷,在台灣及醫療相對落後國家繼續照顧先天顱顏缺陷患者。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辦理羅慧夫紀錄片放映會是希望藉由影像的感染力,傳達羅慧夫的精神,希望透過紀錄片喚起醫護人員從醫的初衷,同時也希望引導年輕學子樹立有意義的人生價值觀。

羅慧夫紀錄片(一)長假

羅慧夫紀錄片(二)長假過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