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笑起來都萌萌的。(圖/Jenny Ann)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笑起來,看起來好萌、好可愛,再多看幾眼都要被他的笑容融化啦!可是有時候明明沒有逗他們笑,怎麼會笑得這麼燦爛咧?究竟在寶寶的笑容背後有什麼祕密?根據許多育兒研究表示,寶寶的微笑分為3種:「自發性微笑」、「誘發性微笑」以及「社交性微笑」。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一個研究團隊,接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結合了資訊工程學、機器人學和發展心理學的方法與技術,發明出一台機器人,用來了解人類的發展。這項發明提供了發展心理學家一個工具去研究自閉症患者,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他們也證實了大多數人的懷疑:嬰兒的微笑是有目的的,他們以微笑回應和他們互動的人。
研究人員給機器人輸入一套設定讓它像嬰兒一樣,並讓這個「嬰兒機器人」和大學生進行互動,得到的結果證實了大家的猜測:當大學生對機器人校的時候,機器人人也笑得多,對它的笑容少,它也笑得少。他們在9月23日發行的《PLOS ONE》發表文章說,嬰兒的微笑是一種社會行為。
嬰兒雖然不會講話,但受到外來的刺激時,會以哭和笑這種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向身邊的人表達他們的感受與情緒,這種生理行為是他們和身邊的人溝通的工具,而這種溝通能力是雙向的,所以從大腦的發育和神經學的角度來看,「越早會笑的孩子越聰明」這種說法是科學且可信度較高的。
「自發性微笑」〈又稱「內在性微笑」、「反射性微笑」和「睡笑」﹞是嬰兒在出生後的2~3週,只要父母照顧妥當,如換上乾淨的尿布、吃、睡飽,寶寶會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露出一種寧靜、安詳的微笑,這種微笑並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所以又有人稱為「神笑」或「老天在逗他笑」。而這種笑容也有如曇花一現,不容易被外人捕捉到,只有長時間照顧他的人才有機會看到。
「誘發性微笑」顧名思義,就是當我們在逗寶寶、或是對著他說話的時候,他會對我們的行為有所回應,露出這種互動式的微笑。一般而言,出生3 周的嬰兒聽到溫和舒緩的聲音,或者看到大人的臉時,都有可能露出有意識的笑容,此時他們已能感受外部刺激,這種笑容的嘴角所拉長的幅度,也會比前面所提到的「自發性微笑」明顯。逗寶寶笑,不僅有助於他的心理健康,也可培養嬰兒與成人之間的情感互動。
而「社交性微笑」(Social Smile)則會出現在2-3個月大的嬰兒身上,這種微笑比前面兩者更具感染力,只要是對他們有吸引力,或者他們熟悉的人事物,都會讓寶寶開心的張嘴大笑,甚至笑出聲音來。當嬰兒出現這種笑,表示他的大腦已有幾個部分開始趨近成熟,因此會笑的年齡也是判斷嬰兒學會說話的重要指標之一。
總之,微笑是嬰兒歡迎大人與他互動的開端,我們可以讓他們經常保持微笑,讓他們在歡樂中成長,也讓他們了解微笑的社會功能。反之,如果當寶寶對你露出微笑、釋出善意的邀請時,我們對寶寶不理不睬或是眼神有所迴避,讓他有種「熱臉貼冷屁」的感覺,那寶寶可愛的笑容會馬上消失,因此,對嬰兒的微笑作出及時的正面回應是非常重要的。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團隊所發明的嬰兒機器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寶寶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