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廣告賺2000億 義學者:用戶都是免費數位勞工

▲義大利學者卡西立Antonio Casilli。(圖/翻攝自Antonio Casilli推特)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已經成為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義大利學者卡西立(Antonio Casilli)表示,網路的使用已經成為數位工作的一種;在臉書發文、按讚、分享都具有商業價值,讓業者荷包滿滿,用戶其實已淪為免費的數位勞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據法媒《解放報》報導,臉書的登入頁面上寫著:「註冊,永遠免費。」表示不需要付錢,用戶就可以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隨時分享生活中的每一刻,彷彿占了便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卡西立表示,「事實上我們是生產者、工作者。每個發文、評論、分享,甚至網上的一舉一動都是工作的行為,更別說那些費心寫成的內容。所有的動作,都被匯入科技公司的大數據中。

►►►秒飛遙遠國度--歡迎「ET看世界」粉絲團

卡西立畢業於義大利大學,在巴黎擔任大學講師,專精數位文化和網路社會學。他表示,「數位工作」指的是連上網路,並留下足跡,可以稱為是「工作」,因為這些足跡具有價值,可以在市場上販賣,而網路公司也不斷地把數據拿來修改演算式。

據了解,臉書今年的廣告利潤將達到68億美元(約新台幣2000億元);每個臉書用戶檔案大約價值11到24美元(約新台幣350到750元),而且這應該是被低估的,因為科技公司提供的數據很可能不透明或是遭到扭曲。

卡西立還說,不能因為大家樂意使用臉書,就否認這是工作,因為感覺到快樂也是促進生產力的誘因之一。他認為,網路工作是新型的認知資本主義(cognitive capitalism),全面滲透在日常生活,模糊了家庭、工作的界線,也引發隱私問題;因為用戶很難得到合理的報酬,卡西立主張,應該要向科技大公司課稅,然後提供每個人基本工資保障。

另一名社會學家胡斯(Ursula Huws)則指出,當前資本主義讓過去非商品的社會關係,也進入經濟範疇、有了利潤空間,科技也瓦解泰勒化生產模式,例如優步(Uber)帶來便利,但工作業更不穩定;科技便利讓工作零碎化,甚至隱形化,新無產階級誕生,但生產者尚未自覺,仍以為自己是占便宜的消費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臉書登入畫面,強調永遠免費。(圖/翻攝自臉書)

02/2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376 1 9068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國際熱門新聞

他口交一半身亡 竟是伴侶吃了1物

澤倫斯基:我願意放棄總統職位換取和平

台灣12強奪冠資格賽卻遇危機 日媒點1關鍵

盲眼龍婆預言:今年「這時間」東方會爆戰爭

緬甸邊防軍:最快2/28勦破「所有詐騙園區」

川普政府崩潰?專家預言「撐不過30天」

6男「深夜野戰」公園活春宮 狼狽畫面曝

她被3屁孩闖門性侵 身旁男友救不了

同事上班遲到30分鐘 保全3槍擊斃他

街友偷銀行卡刮中千萬 失主喊分一半

外星飛船墜毀義大利 教廷藏UFO紀錄

5000億美元礦產協議 澤倫斯基反彈

馬斯克大量用華人工程師!網驚見搜AV番號

快訊/俄羅斯駐法國馬賽領事館發生爆炸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