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市面上巧克力琳瑯滿目,但裡頭的可可含量到底有多少?目前衛福部食藥署打算研擬巧克力標示管理,要將巧克力產品的「門檻」提高,當中可可含量不到35%就不能叫巧克力,而要改名為糖果、餅乾,如此一來大多市售的「巧克力產品」都將面臨改名。
據了解,衛福部正在研擬新的巧克力標示管理,若巧克力中的總可可固形物重未達35%,就不能叫做巧克力;有巧克力師傅估計,市售的巧克力產品可可含量大多不到1成,若標示管理真的提高,大多都必須改名。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薛復琴表示,目前初步討論會先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定義為根據,「要含可可脂18%以上或是非可可脂固形物14%以上,以及總可可固形物重量達35%以上」,才能稱為巧克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盟即採取CAC的標準,但由於影響過大,當初實施時卻遭到不少人反彈,法國甚至有人上街抗議,這次台灣業者也有頗多怨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