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湖頂湖原種田。(圖/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授權提供。)
記者謝侑霖/綜合報導
身為台灣人、吃著台灣米長大,有人知道台灣米「蓬萊米」的發源地在哪裡嗎?答案不是稻米種植最廣的嘉南平原,也不是近年來專出好米的花東縱谷,而是在經常被批評「吃米不知道米價」的天龍國台北市陽明山竹子湖,所以蓬萊米就是道地的「天龍米」。
早年先民渡海來台,傳統上其實與大陸華南及東南亞地區一樣,種植的都是長形的秈米,也就是在來米。而蓬萊米在正式命名前叫作「內地種米」、「日本種稻」,第一個推廣種植的品種叫做「中村」,是由日本九州引進,並在1921年在陽明山竹子湖首度大規模種植。
竹子湖因為當地氣候潮濕、雨量豐沛、周邊山勢能阻絕與其他稻米混種的可能性,成為了實驗性的種植好地點,在加上鄰近的「梔子寮埔」還有硫磺溫泉源頭,能用來替稻種殺菌及催芽,更讓當地成為當時萬中選一的蓬萊米「育種之地」。
▼陽明山竹子湖一景。(圖/資料畫面)
建議在竹子湖大規模種植日本種稻的是平澤龜一郎(臺北州農務主任),由於量產成功,讓當地農田轉型為生產稻種的「原種田」,同時使得公共建設(學校、道路)更加地完善,被老一輩的竹子湖人視為大恩人。
值得一提的是,竹子湖所產的稻米並非來食用,而是做為稻種來推廣;而日治初期,北部淡水、三芝、金山一帶近草山(陽明山)的丘陵地上就已經有小規模在種植蓬萊米,但因為無法量產,成效不佳。
此外,由於臺中州農事試驗場(現今的臺中農業改良場)場長末永仁1923年發表了和磯永吉博士(農業試驗所技師、所長、臺北帝大教授)合作研究的「幼苗插植法」,縮短育秧的時程,讓日本種稻在平地也能種植成功,最後才促使了蓬萊米的命名與推廣,到了1929年他又改良出「臺中65號」蓬萊米品種,成為當時推廣種植最多的品種,也讓蓬萊米的種植面積在1935年就一舉超越在來米。
為了育種及推廣方便,「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倉庫」於1928年落成啟用,後來因為稻米的種植逐漸式微,蓬萊米也已經推廣的差不多,到了1973年停止營運,隨後歷經國防部等各單位管轄使用。
立法委員丁守中為追緬歷史與推動地區發展,自2009年度起即多次邀集軍方、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北投區湖田里辦公處等相關單位共同商討將事務所移撥及開放活化,並於2011年正式從軍方撥交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規畫辦理各項後續作業,而未來也將與社區合作,朝向以史蹟保存、文化重現發展,結合社區發展與教育意義,推動竹子湖周邊地區的永續發展。
北投區湖田里里長曹昌正表示,目前該事務所正在整修中,之後會作為故事館使用,讓前往竹子湖的遊客可以認識當地的歷史與產業發展,提供深度旅遊的服務。陽明山國家公園則表示,該事務所將會在12月23日開幕。
▼竹子湖原種田事務所。(圖/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授權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