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的蚌科貝類-「圓蚌」。(圖/翻攝台北市環保局,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過去關渡濕地還未面臨開發威脅,水域中隨處可見特有生物圓蚌,後來因都市開發和環境汙染導致它們棲地消失、數量大減。目前關渡濕地上,還有少數定居在泥沙底部的圓蚌,為了避免濕地維護作業損害生態,臺北市環保局日前召集百名志工到幫圓蚌「搬家」。
環保局表示,圓蚌屬於大型蚌科貝類,殼內帶有銀色珍珠光澤,一般可長至15公分以上,在1960年代關渡濕地還未面臨開發威脅前,在河川、湖泊及農田中隨處可見,但後來因為環境開發導致棲地消失,造成數量大減,僅剩少數存在人工濕地的泥沙底部。
環保局說,為了維持人工濕地的水質淨化能力,每2至3年須要進行池底的泥沙清淤。為了避免清淤時怪手翻攪導致稀有的圓蚌死亡,特別趁著水位抽乾、怪手作業前,募集了100名志工展開「救援大作戰」。當天共花費兩個多小時才幫濕地140隻圓蚌搬家成功。
據了解,人工濕地終沉池內的圓蚌大多生長了10年以上,是非常珍貴的原生物種。為了守衛這些濕地精靈,活動當天,現場志工皆捲起衣袖,穿著青蛙裝,一面費力的把腳從爛泥中拔起,一面又仔細搜索泥巴中的蛛絲馬跡,以免錯過任何一顆躲在淤泥中的圓蚌,在大家手腳並用、又跪又爬的努力下,成果非常豐碩,順利搶救了上百顆。
此外,環保局也表示,這些搶救起來的圓蚌,將等清淤後的人工濕地狀況穩定後,重新移回,讓牠們可以繼續繁衍,維持關渡人工濕地的生命力和豐富的生態樣貌,並歡迎民眾有空時到此郊遊,參觀志工們的辛苦結晶!
▼今年為推廣生態教育,首次邀請大學生一起守護圓蚌。
▼40年首見黑犀牛誕生瞬間曝光 緊貼媽媽怕走丟超級萌!
我們想讓你知道…超有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