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台灣動平會:盼兼顧移工與動物的權利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近期發起宣導活動,呼籲社會大眾保障移工及動物的權利。(圖/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提供)

文、圖/四方報 陳靖偉

由林憶珊、萬宸禎兩人創辦的「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不同於強調第一線救援、收容、照顧流浪動物的動保團體,動平會主張透過教育活動及藝術創作,引導人們認識動物權利,改變對動物的認知,進而從根本改變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動物和人類都有思考及感受的能力

台灣動物平權會秘書長萬宸禎表示,動平會的基本立場是「尊重所有生命」及「不虐待、利用任何動物」,她認為每個人都期望在社交行為中獲得他人的尊重,並期待與他人的關係是平等、和諧的狀態,「那為什麼我們不能把這樣的感受延伸到其他動物身上?」

萬宸禎指出,有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動物與人類一樣擁有主觀意識,具有記憶、思考、感受的能力,並具備自我的情感及性格,個體和個體之間也能溝通並形成家庭、親子、友情、伴侶等不同關係,「最重要的是,牠們有感受痛苦的能力。」

在這樣的基礎上,萬宸禎認為,既然人類與動物有許多相像,「那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為什麼不能尊重動物生存的權利?」她認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強勢物種,平等對待其他動物應是人類的義務,「因為只有我們做得到這件事啊。」

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說明,動平會鑒於處理個案難以根本解決動物受剝削的情形,故將教育及藝術作為重要的推廣策略,並發展出「禁止展演動物」、「守護棲地動物」、「反實驗動物」及「純素主義」等眾多議題,最終希望讓人類由迫害自然、剝削動物的立場,轉變為動物及自然的守護者。

因此動平會除舉行巡迴講座、拍攝紀錄片外,更針對兒童設計一連串課程,如近年所舉辦的「守護同伴動物親子營」,藉由讓孩童與動物互動,一方面發展孩童的同理心、自尊心、敘述、肢體運用能力等,一方面也培養孩童對於動物的關懷、友善態度。

動平會:移工不該「理所當然」的被嚴格檢視

「我們希望和移工的對話,不只是停在『你做錯什麼,所以會發生什麼』的層次。」動平會與熟悉移工的團體或個人開會討論後,近期發起「移工動保宣導:徵求二百名動保尖兵」活動,除將多語文宣派送全台公家機關及動保團體外,也邀請民眾自行索取、發放,並將文宣作為與移工溝通的橋樑。

林憶珊解釋,設計文宣時除特別注意用字遣詞,也選用越南女童發現愛犬遭宰殺後痛哭的照片,「這張照片在越南當地引起討論,我們覺得是一個由內而外,扭轉移工看待『殺狗』這件事的契機。」文宣並佐以台灣法令及針對雇主、移工的罰則,並呼籲群眾維護移工的人權、工作權,以及動物生存的權利。

「我們先去了解移工本身的文化是什麼,當他們來到台灣,我們怎麼引導他們看見問題,讓他們充分曉得這個問題會導致他們的工作權,甚至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這是我們覺得重要的事。」萬宸禎說。

▲林憶珊(左)及萬宸禎針對越籍移工與動保人士之間的衝突態勢,選擇在兼顧人權的前提下推行動保議題。(圖/陳靖偉)

據萬宸禎的理解,食用狗肉的文化在越南行之有年,最初的功用是消災、去厄,「就像我們覺得最近運氣差,就會去算命、安太歲。」因此狗肉在越南屬於較奢侈的肉類,後則逐漸演變成具養生功能的美食;而由於狗肉在越南文化的定位特殊,「有些人從小養狗養到大,捨不得吃,就會跟親朋好友交換。」

她進一步解釋,這樣的行為事實上反映出文化對人們情感的限制,因此如何促使移工產生對自身文化的省思,並加強對雇主及仲介的宣導,對於緩解動保人士與移工的衝突,以及保護動物免受殺害而言,應是更為妥善的作法。

「我們希望可以提供不同的想法,去看見移工的文化差異,而不是認為移工『理所當然』要被嚴厲對待,甚至遭到負面歧視。」在動保人士與移工間衝突態勢顯現的當下,如何兼顧移工及動物的權利,正是動平會思考與實踐的方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二戰遺跡保衛戰 寡婦樓屋中屋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