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興/物聯網的破壞性創新

2015年11月11日 10:55

文/葉家興

10月底富比士(Forbes)網站評選出2015年的100大物聯網(IoT)新創事業,物聯網曾被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稱為「The Next Big Thing」,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排行榜使用的評量指標包括人工智慧程度、資料品質、網站流量、社會影響力等。而100強名單中,台灣只有Gogoro上榜,並且高居世界100強的第7名。在具指標性的成長分數(growth scores)中,更排名世界第二!

此外,Gogoro也在年初的國際消費電子(CES)大展中拿下17座媒體票選獎項,躍居CES開展以來獲獎最多的新創公司。該公司目前主力產品以智能電動兩輪車為主,但這與其他機車廠牌推出的電動機車有何不同,得以受到國際大展和媒體的如此重視呢?

重要關鍵之一在電池及電池交換站體系:其不僅是電動機車的後勤系統,更有機會以此為入口,打進未來智慧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領域,為資源循環再用的租賃經濟提供另一個絕佳例證。

電動機車跟很多智能手機或電腦一樣,也許產品仍然性能極佳,但電池壽命卻無法提供相當的使用年限。透過租賃電池的更換,消費者可以延長使用年限,一方面消費者不必再擔心電池的壽命,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賣斷的電池很難回收,污染的問題比較大。電池交換解決了潛在的污染問題,也為循環經濟的應用提供一個新例證。消費者每次交換電池時,會將前次交換電池至此次旅程中,車輛發生的一切動態回饋至智慧電池交換系統,再透過行動通訊網路以及GPS與行控中心連結溝通,為提升消費者服務、打造智慧城市奠下基礎。

然而放眼中長期,若要締造物聯網破壞性創新的潛力,Gogoro還必須將其能源服務網絡,從運輸領域的運用(如站立式城市行動輔具、智慧電動四輪車等),延伸到智慧城市的應用推廣(例如根據消費者騎乘習慣推出即時廣告、線上行銷、大型行動電源、供電時程管理、消費者巨量數據開發等),利用行動通訊傳輸與巨量數據分析,以改變全球主要都會區能源傳佈與管理的願景為策略核心、全球各超大型都會區為應用目標,使消費者能更聰明、更潔淨、更簡便、更好地使用和體驗能源。

《天下雜誌》早在563期就有報導「循環經濟」,認為「只租不賣」的時代來了。過去的線性經濟,即從新品誕生到淘汰廢棄的消費模式,將逐一被再生、恢復、循環再用的消費模式取代。近年來,租用家電、智能手機、車輛的商業模式不斷推出,連國際燈泡大廠也都轉型為賣「照明服務」,取代賣「燈泡」--畢竟,消費者需求的是照明,而不是燈泡。當消費逐漸回歸「使用權」的原始含意,拋棄「所有權」的沈重負擔,將締造消費者、企業和自然環境的三贏。

今年8月上任的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除了在台灣的例行業務外,對推廣循環經濟的概念也不遺餘力。最近,荷蘭代表處跟台灣資源循環經濟基金會簽署備忘錄,合作推廣「所有生產出的東西,都必須再生」的循環經濟概念。他在受訪中提到,「歐美許多大型企業生產的成品,已不再銷售給消費者,而是借給消費者,這樣企業在整套生產及使用過程中,就必須負起所有再生回收的責任。」

當製造商轉型從製造與販賣產品的角色,轉變為租賃服務提供的角色,他們便擔負起更多的保養服務和回收責任,因此必須儘量降低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廢棄物,才能滿足效率與環保的需求。

特別是近日台灣西半部的空氣品質,讓人們特別有感。尤其本地空氣污染程度竟比大陸東南沿海城市嚴重,說明本地污染源頭不容小覷,而推動電動汽機車的加速普及,就是各界必須努力的方向之一。

紀維德也在前述訪問中特別提到,台灣的微笑單車YouBike和智能電動車Gogoro正是資源再用、循環經濟的好例子。他說,「歐洲大城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對Gogoro的軟、硬體都很有興趣,這就是改變營業模式後,出現的突破。」

總體經濟學成長理論權威梭羅(Robert M. Solow)研究發現,土地、勞動與資本僅能代表解釋經濟成長的20~50%,而另外不能解釋的50~80%即與產業創新有關。台灣的經濟增長因成熟而減緩,更必須致力追求土地、勞動與資本以外的增長動能。在物聯網的全球排名中頭角崢嶸的台灣品牌是否能在本土市場站穩腳步,發揮循環經濟與科研創新的前瞻效益,包括無敵對性(non-rivalrous),而能給予經濟體系遞增報酬 ;帶來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以及重尾效果(heavy-tail effect),而在中長期帶來可觀回報,值得重視環保理念及關心本土品牌的國人高度關注! 

●作者葉家興,在香港吐露港灣生活與任教的台灣客家人,出生在《冬冬的假期》電影裡的小鎮苗栗銅鑼,台大電機系學士、經濟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算、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1996年離台前在金門太武山麓服役兩年。譯有《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世代風暴》、《助人為獲利之本》、《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等。著有《理財與保險--迷思與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