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不怕死、但怕失能

出處:康健雜誌204期
作者/陳亮恭、楊惠君
圖片/周書羽

1950年,台灣十大死因前幾名分別是感染性腸胃炎、肺炎、結核病、週產期病況,50年後,十大死因前五名變成癌症、心臟病、腦中風、肺炎與糖尿病等,與已開發國家類似,主要死因以慢性病與癌症為主,這些疾病發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就是「老化」。

然而,慢性病最大的威脅並不僅止於疾病本身,而是對於生活品質與長期生活功能的影響。全球在計算慢性病對於健康的影響便是以「疾病負荷」(Disease Burden)的概念切入,所謂「疾病負荷」的計算必須考量該疾病對於造成失能而影響生活的程度,也就是「失能調整人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內涵是考量該慢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或是導致失能而無法以完全健康的狀態生活。

慢性病罹病年齡成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可諱言,大多數失能都是因為疾病影響,所以在中年期會推動一連串疾病預防保健,然而,根據全世界觀察發現,在快速高齡化的世界,無論我們做了多少努力,或有能力延後疾病發病年齡,但對於完全減少慢性病的發生似乎是無能為力,也就是說,每個人在老後或多或少會帶著幾個慢性病度日。

但義大利一項研究發現,無論在老後有幾個慢性病,只要能避免失能,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減少死亡風險。這個結論看似單純,實則複雜,必須從慢性病管理、健康飲食、適切運動與社會參與等面向去避免高齡者身心失能。

慢性病的一大特色是,發生後不會馬上危及生活品質或生命,而是要累積一段時間才會造成相關影響,所以罹病年齡變成重要關鍵。倘若一個人年逾70歲時罹患糖尿病,可以想見糖尿病的疾病診斷對於他的生命或是生活的影響,應該遠不及40歲就罹患糖尿病的人。

這是異於過去健康管理與預防保健的醫療模式,因為以往我們所發展的是以疾病為主體的防治模式,但對於高齡者而言,以疾病治療為健康管理切入點不見得合宜。

過去,我國的醫療體系建置以發展急重症醫療、提升民眾健康照護的可近性,並以發展全民共同分攤的社會保險為目標,希望讓人民不要因病而窮、或因窮而病。

但是,1996年全民健保上路時,台灣老年人口的比率還不到8%,國家人口老化的程度才剛開始要進入先進國家的道路。由於當時老年人口少,醫療專科發展也尚未成熟,醫療片斷化的現象還不明顯。

然而,隨著健保進入快速擴張期,醫療院所面臨戰國時代,各種醫療專科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專業化服務把老年人的各項退化症狀與疾病,變成一個個專科醫療服務,老人醫療服務變得高度片斷化,而醫療資源的耗用也隨之節節高升。

「器官疾病醫療服務體系」成過去

傳統專科醫學以器官疾病為主體,將高齡民眾的身心功能、整體照顧需求與疾病治療部分做了最大的整合。由於高齡者的溝通能力可能不如一般民眾,且健康狀況的表現可能來自於多重因素,都不是傳統以單一器官為思維的疾病診治模式所能因應…【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04期

【延伸閱讀】

Vision2025/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Stan哥的第二回人生

害怕病了沒人照顧,該買長期看護保險嗎?

拒絕臥床,從年輕開始

牽爸媽的手 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

老人養自己時代來臨!推薦度最高前十大老人照顧機構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