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及交通大學二年級的廖采峰(右)、劉庭愷,利用今年暑假參與「愛無國界‧夢想起菲」國際志工計畫,受益匪淺。
文、圖/四方報 陳靖偉
目前分別就讀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二年級的廖采峰、劉庭愷,為探索自我及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不約而同利用暑假參與友愉股份有限公司所發起的2015年「愛無國界‧夢想起菲」菲律賓國際志工計畫,除從事社區建設外,也透過寄宿當地家庭與居民深刻相處。
廖采峰表示,該計畫將來自台灣各地的學生分為六組,每組皆要討論出行程中某日的早操動作及團康遊戲,以及歸國前為當地居民舉辦的嘉年華會中欲擺設的攤位內容;在當地每天七點起床,早操後八點搭車前往工地工作,下午則是帶領孩童玩團康遊戲。
廖采峰說,在當地家庭生活時真切感受到菲律賓人的純樸、善良,譬如每每他從工地回到村莊後,阿姨會主動將他所穿的工作鞋清理、曬乾,甚至收在行李箱中的臭衣物也會被找出後清洗。「此外,我們拿給小朋友的零食都是一包,但小朋友拿到後一定會分給家人和周遭的人,甚至還有拿來分我們的。」
他提到,出發前主辦單位再三提醒「不抱怨、面帶微笑」、跟「不能無故送他人東西」兩點,後者是為了避免培養居民不勞而獲的慣性,前者則是一種心態上的訓練,「抱怨的話,別人接收到情緒就會還回來,反而讓負面情緒一直延續下去,回國之後我還是會這樣提醒自己。」
廖采峰強調,七天旅程最大的收穫即是知足,「他們需求非常少,所以你帶去的都是『更多』的東西;但就算那些東西沒有了,他們也不會產生失去的感受。」他認為與其說是到菲律賓提供服務,不如說是居民們為他示範如何單純而快樂的生活。
劉庭愷觀察,當地環境與台灣差距頗大,「譬如台灣到處都有水溝,但社區只有一條主要的排水渠,每逢大雨一定淹水,沒有路燈,道路也不一樣。」此外村莊中多數人家有自來水但無熱水,家中僅點一盞燈,入夜後村莊很快陷入黑暗;人們的休閒除了看電視外,就是與鄰居聊天,生活型態近似台灣早期農村。
劉庭愷說,當地居民教他蓋房子時如何堆磚頭、拌水泥,還沒當志工前,他以前會嫌建築物的空間不夠大、裝潢不夠美觀之類。但親手建造並目睹成果之後,他覺得對「家」這個字有新的體認,由於了解每棟建築物背後的辛酸,因此會減少負面想法。
「最大的收穫,是會重新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說,他寄宿的家庭只有一名中年男子,那男子每天一見他進門就讓出電視,並不時拿食物給他,但那些可能是他明天的早餐。他也指出雖然離開前會給予資助,但居民事先毫不知情,且亦不認為因此情感就是虛假的,「畢竟他們可以拿錢卻不理我。」
對劉庭愷而言,志工經驗讓他體認到人和人可以真誠相待,並建立起純粹、無心機或利益思考的關係,也學習到為他人付出而不求回報的精神,「在那邊可以有個人讓你毫無保留的付出,但不要求回報,而對方也會這樣對待你,可以交到一個很單純的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