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航/民調失真也可以看出的東西

2015年12月29日 12:22

▲2016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結束,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表現如預期。(圖/公視提供,下同)

文/周偉航(人渣文本)

在選舉相關的座談、演講活動中,與會來賓的提問,總是繞著「民調可不可信」「哪幾家民調可信」這類的問題轉。一般選民集中關注民調的現象其實很正常,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民調是他們最有機會掌握的選舉資訊。

不過雖是「最能掌握」的選舉資訊,但選舉結果往往和選前民調有不小落差,因此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家發布的民調,或是該如何解讀其中訊息,就成為選民在投票前最急於解開的謎題。可惜的是,解讀民調的技巧至今多半仍屬選舉業界「營業用」的關鍵技術,並非公開的學術知識。

但我想強調一點,就是即便選舉民調可能失真,也還是有觀察的價值。你可由以下幾個角度來切入這些資訊。

第一,是從定期舉辦的民調中解讀主辦方的意向。

除了政黨初選民調,大多數的媒體或民調公司都是定期發布選舉民調。因此他們就算立場偏頗或是有機構效應,亦或根本完全沒做調查,數字是在辦公室寫出來的,你都可以觀察他們歷次民調中的線型變化,去推敲「他們想透過這民調說的故事為何」。

政治事件不見得真能對民意支持度產生影響,但「民調發布單位」一定對此政治事件有自身的詮釋理論,這種詮釋的訊息片斷會出現在他們所公布的民調說明之中。此外,透過他們自身公布的數字增減,也可以看出他們打算如何影響選舉。

像是第一次辯論會後,某家民調指出蔡英文的支持度下降,而宋楚瑜相應上升,不論此數據是否為真,由後續的詮釋看來,不難發現其將宋楚瑜的情緒表現連結到數字之上的意圖。此外,多數民調雖顯示軍宅案對於選情沒有明顯影響,但少數民調單位還是會把朱王配相當小幅度的支持度下降以軍宅案來解釋,這代表此單位認定軍宅案是當時唯一可觀的政治事件。

第二,從政治人物的反應判斷民調趨勢。

政治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就是最準的民調。如果民調領先,正常的政治人物會選擇穩健的操作方式,而開始採取大動作攻擊者,應該就是民調落後方。

政治人物也都會自己作民調,也就是所謂的「內參民調」,這類民調當然會盡可能採用最新的科學方法與技術,準確度相對高,候選人也會利用這資訊來進行戰略與戰術安排。

所以就算公開民調有一定幅度領先,你卻看這候選緊張到亂選,甚至主動攻擊對手,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掌握的內參民調顯示選情有危機,甚至已出現逆轉。

第三,媒體對該民調的反應。

你就算不懂這些民調公司或媒體的公信力,記者和編輯總比多你懂一點,他們知道哪家民調像是垃圾,誰的評論是笑話。

因此如果有某媒體民調經常被其他媒體引述,並且進行報導以外的特稿評論,這就代表此民調的參考價值較高,或是能挖掘出如前述第一點的深刻資訊。相對來說,有些民調就算辦了記者會,各家媒體只是用乾稿列些數字,沒有分析,也沒有去請政治人物發表意見,那麼或許就代表這是你可以跳過的東西。

▲總統辯論後,聯合報民調:蔡英文41%、朱立倫19%、宋楚瑜12%。(圖/東森新聞)

第四,依幾個知識原則,從支持度以外的部份來解讀。

民調技術的好壞,可能要大學修過統計學的人才比較有概念,但一般人其實在高中都有學過基本的統計學,大腦多少有點相關的基礎觀念。當然,多數人對於「信心水準」「誤差」「抽樣」這類詞彙的意義的確不太瞭解,但你只要注意幾個原則,就可以掌握解讀方向。

這些原則包括了「通常來講樣本數量越多越好」,如果是差距3%、5%的選舉,最好超過一千個樣本。此外,「調查時間越長越正常」,如果只花一個晚上、兩個小時打電話抽樣,你要抽到一千多個,有這種能力的國內民調機構實在不多,硬做到那麼多,品質也不好。

因為搶時效性,各媒體幾乎都會在事件當晚(辯論會、大型造勢活動)進行民調並火速推出,這類民調的參考價值就不高。還有「電腦語音民調的準確度不如一般專業電訪員的電訪」,電腦撥打的驗話基本上抽到的多是政治狂熱者,參考價值也沒那麼高。

第五,是民調看看笑笑就好,不要沉迷其中。

選舉的重點不是誰的民調高,而是你認為投誰一票在道德上是正確的。

台灣民調資訊亂成一團,說穿了,這早變成一種選舉過程中的娛樂。就像歌曲排行榜,上上下下,真真假假,你也拿捏不清,反正該買的歌你還是會買,排行榜呢?看看笑笑就好。

民調往往是媒體、政治人物、公關公司想要吸引目光的「產品」,因此你真的沒必要對此太認真,也沒必要把這數字看成和「宇宙秩序」「天地萬物」有什麼必然的連結。

那只是個「產品」,後面都會標上出資單位(就是用錢買這民調的人)。這又不是「你買」的東西,那何必太在意?

真正的民調只對政治人物本身有意義,他們會靠科學方法做出的嚴謹民調來下選戰策略判斷。你呢?做為百姓,你沒什麼選戰策略可言,就算要玩什麼「棄保」,也不會困難到需要拿到精密數據才能下判斷。

選舉是你個人政治權力的展現,你就投給「你認為道德上最正確」的選項即可。就算要參考民調,也是藉之以思考「是誰在惡搞」「多數民眾為何會這樣想」這類的議題。

把眼光多放在「人」的身上,別沉迷在數字之中。

●作者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