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生新-理念花。(圖/文化部,下同。)
記者蔡紹堅/台北報導
三十年來,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中華婦女蘭藝社每年共同主辦「中華花藝展」,吸引數萬觀賞人潮。今年以「遷想妙得」為主題,分為「理念花區」、「寫景花區」、「心象花區」、「文人禪花茶花區」、「生活花藝區」和「教學觀摩區」,從主題「遷想妙得」創作的光彩中,欣賞到精妙的作品。
本次的主題引自東晉顧愷之所提出作畫時的構思活動,點出創作者把主觀的意念、情思,遷入客觀對象之中,達到主客觀統一,即能獲得對象的神韻氣質,表現作品的獨創性。「遷想妙得」雖是針對繪畫,實則揭示審美創意性中普遍的準則,觸及藝術方面的主體表現和客體對象的融合統一,故理解「遷想妙得」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並運用此美學理論,創作者需要學養的累積作為根基,使創作能流暢地「遷想」,「妙得」到優秀的藝術作品。花藝創作必須是主體創作者以身心參與、體驗,並與花材、花器互動、共鳴後,把握到素材的精神氣質,才有妙得「氣韻生動」作品。
▼天涼好個秋-寫景花。
「遷想妙得」觀念與中華花藝的發皇,約在同時期;西元第五世紀南齊已有了「瓶供」的記載:南史晉安王子懋傳稱:「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甖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其後,在明代袁宏道《瓶史‧宜稱篇》中亦記:「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如畫苑布置方妙。」與遷想妙得的美學觀念殊途而同歸。
本展覽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月10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樓展出,並於1月1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開幕典禮,藉由舉辦「遷想妙得-2016插花藝術展」,呈顯插花藝術的文化精髓裡所蘊含的人文情思、生活美學與宇宙觀照。
▼上善若水-心象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