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聖壹/美國舊金山報導
稍早在美國舊金山Connect大會上,獵豹移動CEO傅盛宣佈成立獵豹全球智庫(Cheetah Global Lab),透過建立全球智庫,聚集起互聯網生態圈最頂尖的人群,共同研究如何改善使用者體驗、實現產品商業化等難題。
由獵豹移動主辦的Connect 2016大會於美西時間 1 月 14 日在舊金山舉行,邀請到獵豹移動CEO傅盛、美國第45屆副總統高爾(AI Gore)、華碩技術長陳學群,以及Facebook、Google、Yahoo等合作夥伴高層一同參與。
獵豹移動公司 CEO 一上台便拿起手中的一張全球地圖說明現代網路的發展就像航海時代一般,中國公司能夠用以前做不到的方式跟世界經濟連接,他更以「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歷史案例,說明想法不同、改變世界的方式不同,那麼得到的自然也不同。
他認為,當年鄭和的目標,是要向世界顯示他的能力,但是哥倫布的目標是要連接全世界,兩個人的目標不一樣,最後哥倫布連接了世界,自然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也讓原本很窮的歐洲強盛起來,翻轉世界強權。
傅盛說:「我們很幸運地可以站在可以連接的時代,網路打破世界區隔、連接不同行業,讓每個人的大腦都和全世界的智庫相連接,有移動應用的工具,可以快速跟世界經濟連接起來,我自己也想過,如何解決連接的問題,因此成立公司的目標,就是要連接全世界。」到現在,獵豹過去三年內,業績成長了 12.3 倍,2011-2015 市場成長 26 倍,2015 年廣告收益有 75% 是從中國以外,像是美國、歐洲而來,舉凡 Facebook、Yahoo、Google 都是合作者之一,事實證明他們的成功,傅盛認為中國現在有很好的開發者。
傅盛認為,當中國的產品跟世界連接,那麼產品改變也全世界也會改變,現在網路發展讓中國跟世界接軌,讓世界越來越小,透過高科技,把中國傳統產業和一些基礎工業連接起來,讓這些行業有更多的能力跟世界連接,好比說 UBER、好比說滴滴,他們就把傳統計程車行業做了改變。
傅盛希望未來創業家可以利用大數據作為基礎,實現大的理想,因此宣布成立全球智庫,把大的理想和想法,用行動改變世界。
根據傅盛的說法,獵豹全球智庫從數據研究基礎展開全球化,包括美國、英國、印度、印尼、德國、義大利等國家都是重點,未來的與業者的合作重點將側重於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成果分享、線下活動四個方向。
1.資料分析:目前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的安裝量已超過20億,在獵豹移動大資料部門的支援下,獵豹全球智庫團隊會對海量的原始資料展開研究,從中洞悉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最新動態。傅盛表示,未來將在中國與美國地區,用「雙總部的概念」運營,在這當中,也會啟用在地資料分析工程師,並且彼此競爭。
2.報告發布:透過全球智庫團隊把資料分析結果做成報告,傅盛指出,獵豹已經把 2015 年的安全報告,開放合作夥伴下載,每個工作者都可以透過這些報告,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情。在移動的時代是沒有界限的,全球獵豹移動端月活躍用戶高達 5.67 億,透過這麼龐大的使用者平台,獵豹移動將讓中國跟世界其他地方連接起來。
3.成果分享:傅盛以《鋼琴塊兒》為例,指出這款遊戲 2015 年聖誕節的時候,在超過 150 個國家,下載都是第一名,遊戲成長非常迅速,遊戲團隊開發團隊有很多人都沒有出過國,更沒有到過美國,卻成功讓這款遊戲,在世界風行,這樣的成果,確實說明了很多事實,也可以相信網路連結彼此,突破國界跟文化障礙。
傅盛再以去年投資 Musical.ly 為例,指出當初開發團隊只有 10 人,但是現在已經在美國成為一個非常有名的影音公司,有超過 2 億的使用者用這個應用程式播放音樂。傅盛提到,Musicplay 的創辦人當初在開發這個應用程式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成天在舊金山看著年輕人聽音樂,最後回到上海之後,開始組成最初的開發團隊,現在公司價值在短短一年當中,成長到 1 億美元,比起一開始成長了 100 倍之多。傅盛特別透過這樣的故事,說明發展智庫與經營線下活動的原因,並說:「所有事情都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4.線下活動:「分享」與「連接」是移動互聯網的基因。除了線上的傳播,獵豹全球智庫還將連結從業者,我們將邀請大資料、移動互聯網、創投、廣告等行業的意見領袖,組成智囊團,並定期舉辦沙龍、培訓等線下活動,將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業界人士,此外,也將每年舉辦大型的行業峰會。
獵豹移動於 2015 年積極搶進海外市場,除了歐美地區,也積極投入新興市場,像是印度、印尼等地的發展,這次透過 Connect 2016 為開端,期望能深化中國、美國兩地網路發展生態。傅盛說:「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可能是『大航海時代』最好的機會,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無論是落榜,還是大學畢業的人,過去的一切都不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展開自己的夢想,未來才是我們的機會!!所有的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
*部分資料來源:獵豹全球智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