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核電「華龍一號」走出去 全球大賺基礎建設財

▲台山發電廠即使用華龍一號技術。(圖/翻攝自《中國核建集團》)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為解決北京嚴重霧霾問題並維持穩定發電,「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每年減產7億噸煤炭;另外在「十三五」計劃中也將以每6~8座的速度,大舉興建核電廠,並打造自有核電品牌「華龍一號」,把輸出核電技術作為推動國際經貿的重要利器。

根據《十三五規畫》顯示,2016到2020年間大陸每年將新建6至8座核電站,力拼2020年前達到5800萬千瓦的裝置容量,還有3000萬千瓦以上的建容量。

據了解,大陸已向巴基斯坦輸出首座海外核電廠,並在2015年8月動工;2015年底又與英國簽署核電場興建協議,使華龍一號知名度大開,並陸續向阿根廷、肯亞、南非、泰國、印尼、哈薩克、埃及接洽輸出計劃。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共同執行,研發出百萬千瓦級壓水反應爐技術,共運用了177組燃料組件,並根據福島核災經驗研發出領先全球能夠利用重力、溫差、密度差的「非能動事故處理措施」在全廠斷電的情況下,維持冷卻水流動降溫。

在發電量與安全性的雙重保證下,也讓大陸在世界各地大賺「基礎建設財」。以即將在阿根廷興建的兩座核電廠為例,總共可讓大陸賺進150億美元。

▼華龍一號模型。(圖/翻攝自《中廣核集團》)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