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騙很大!網瘋傳:健康飲「假天然、真添加」

▲市售食品常在包裝上標榜無添加等字樣,但吃進去的食物真的天然嗎?(圖/取自PTT,下同)

記者徐恩樂/台北報導

國內近年食安風暴層出不窮,從塑化劑、毒奶粉到頂新黑心油案,一度讓全台民眾陷入恐慌,也激起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寧願在家烹飪減少餐餐外食的機會,因此食品標示就成為選購時的參考依據。許多廠商紛紛推出標榜有機、不含防腐劑等天然無添加的食品,但這些「無添加」是玩真的嗎?

▲網友在ptt上表示,日前購買標榜無添加人工香料的健康沖泡飲,翻到背面竟發現一堆看不懂化學成份。

化學公式=無添加 標示複雜看不懂

日前1名網友在PTT提出質疑,原本在超市買了標榜『無添加』的營養沖泡飲當早餐,包裝上寫著無添加人工香料的字樣,成份表卻標示數10種令人困惑的化學名。仔細一查發現,其中「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及「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竟然是讓食品產生鮮甜肉香的物質!

標示內容寫得密密麻麻讓該名網友看得心驚驚大喊:「哇靠完全看不懂!包裝上不就寫不添加香料惹嗎?該不會現在想吃天然食物只能自己種田吧」PO文一貼出,馬上引來其他網友緊張地討論:「一氧化二氫又要來了嗎?」、「無添加根本沒辦法上架、沒兩天就壞了!」也有網友認為,目前市售標榜無添加純天然的食品,都是廠商的行銷廣告手法,不見得就是真材實料的天然食物,要吃得健康,看得懂成份表比較重要,仔細確認成分確實完全使用全天然的食物。


▲宣稱無添加人工香料的沖泡飲卻出現「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及「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

▲po文一推出,引發網友熱議討論食安問題。

安全第一步 認識天然添加與人工添加  

根據食藥署公佈,將合法食品添加物分為膨脹劑、著色劑、乳化劑、香料等17種類別,同樣也被網友分享出來。大致上來說添加物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製造過程經過化學變化或萃取的合成品「化學添加物」種類較廣不容易被察覺;第二種則是從食材本身萃取出精華製成的「天然物」像是日常料理常用的蛋黃沙拉醬,就是萃取蛋黃中的卵磷脂分子製成美味醬料。

專家表示,台灣食品標示繁雜讓人眼花撩亂,但消費者要懂得聰明辨識成分標示,可別只看到包裝上大大的「無添加」字樣,就直覺相信產品成分中沒有其他的化學添加物,例如: 無添加奶精卻加了其他的調和澱粉或奶粉、無添加糖但是添加了麥芽糊精…等,都是常見的行銷手法,購買前要睜大眼睛、仔細翻閱產品背面看清楚原料成分,別被廣告包裝混淆,成分看得懂的大多是市場就可買得到的天然食材,更要看清楚包裝上「無添加」廣告字樣背後實際添加的是天然好物還是化學添加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