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台北背後代表著高房價。(圖/北市觀光傳播局提供)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近幾年房價飛漲、經濟蕭條,薪資倒退回15年前,「買房」對年輕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不吃不喝數十年才有機會,生活越來越苦悶。最近在網路上,就出現一股討論聲浪,房子對民眾來說,到底是「民生必需品」還是「奢侈品」?
有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房子到底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社會科學中也找不到標準答案,那麼面對高房價時代,台灣應該怎樣學習外國制度,紓緩年輕人的痛苦呢?
網友意見也分成兩派,支持是民生必需品一派,認為人人都該有遮風避雨之所,「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台灣,房子是民生必需品,查新聞即知:99%房東不願租老人」、「為了遮風避雨有個安居之省吃檢用所買的第一間房是必需品」。
不過也有另外一派,認為大部分的人還是買得起房子,只是不願住郊區罷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買得起房子,只是沒人願意去住在所謂的蛋殼區而已」、「那些喊居住正義想買的房子,絕對不是一般房子」、「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抗議過房價太高,等到這些年輕人變中年人買了房就開始奇怪年輕人怎不努力賺錢去買房」、「現在這年代的年輕人除了自己買房外,父母應該都有房產,除非自己敗掉50歲已經繼承家裡的房子了,應該不需要煩惱租不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