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地震帶給受災家屬難以承受的傷痛。(圖/記者李毓康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6大地震重創南台灣,讓許多災民和失去至親的家屬心中留下創傷和悲痛。衛福部就指出表示,災難發生後許多災民和第一線的救災人員可能會出現負面情緒、焦慮、恐慌等心理反應,這些屬於災難發生後的「急性壓力反應」,但若數周或數月後仍未減緩,就可能變成「創傷後壓力症(PTSD)」,必須即早治療,走出傷痛。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指出,因為天災、意外事件的發生,「創傷後壓力症」(PTSD)這個名詞常被提及,代表的是個體在受到強烈威脅性的壓力衝擊之後所出現的強烈反應,包括4種主要症狀,重新經歷災難經驗、逃避災難相關之人事物、負面情緒與想法、過度警覺,這些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仍未緩解並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才有可能為「創傷後壓力症」(PTSD)。
心口司指出,地震至今1週,有些人會出現恐慌、焦慮、精神不集中、失眠及容易作惡夢或受驚嚇等狀況,第一線的救難人員也可能因長時間接觸救災而有負面的生理或心理反應,這些屬於災難發生後的「急性壓力反應」,而非創傷後壓力症(PTSD)。
心口司說明,「急性壓力反應」會在數週至數個月間逐漸減緩,大部份經歷創傷事件的人並不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民眾不用過度擔心;但如果持續超過1個月,就建議即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創傷後壓力症(PTSD)。
地震發生後,衛福部隨即啟動災難心理衛生機制,通知南區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嘉南療養院成立工作小組,另外也提供24h安心專線(0800-788-995)提供災後民眾費心理諮詢;民眾也可到至衛福部網站下載「全國心理衛生及精神醫療服務資源手冊」與「災難心理重建問答集」,內容詳列全國的精神醫療院所的地址電話以及災難發生時如何進行心理重建等資訊供參考。
▼參與救災的救難人員也可能會有「急性壓力反應」。(圖/記者李毓康攝)
►►►更快更多掌握南台大地震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