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委員劉亞洲。(圖/翻攝自中國軍事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委員劉亞洲19日刊文指出,中國的軍改突破了世界一切既有模式,美軍已經走得太遠了,「如果我們一直跟著,永遠也跟不上,我們必須對已經被美軍革命過的軍事理論進行再革命」。
據了解,劉亞洲於陸媒微信公號《國防參考》刊文指出,每一支強大軍隊的崛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崛起都是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成長道路的結果,只可以超越,不可以模仿。
以下為全文:
陳舊的觀念就像泰山一般沉重,觀念是軟力量,但卻是決定性的力量。美軍一直站在軍事理論創新最前沿,從海權論到信息戰,從空地一體到全頻譜作戰,差不多每隔幾年就推出一個嶄新的軍事學說。伊拉克戰爭中體現以「震懾理論」為基礎的「快速決定性作戰」思想,就是對海灣戰爭中「壓倒性力量優勢」理論的大膽否定。
不斷地自我否定,強烈的超前意識,這是美軍改革的兩個顯著特點。隨著高科技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內容變化就越來越大。今日的高科技,幾年後就是古董。
思想必須革命,觀念必須更新。更新觀念最重要的有兩步: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再想到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軍事領域的變化比想像的要快很多,甚至是所有領域中變化最快的。
海灣戰爭後,全勝而歸的美軍參戰部隊司令諾曼.史瓦茲柯夫(Herbert Norman Schwarzkopf)沒有要求加官晉爵,而是提出退役,理由是「我已不適應下一場戰爭了」。他的角色轉換在筆者看來甚至比世界上第一場「直播戰爭」(海灣戰爭的別稱)中美軍對伊軍疾風驟雨般的打擊還要讓人驚心動魄。
軍隊的強大絕不僅僅體現在高精尖武器裝備上,更體現在思想和觀念的強大上。馬島戰爭(福克蘭戰爭)以來,世界上所有的戰爭都不對稱,根本原因是一方思想觀念先進,另一方觀念陳舊所形成的不對稱。
這次軍改,中國沒有照搬美軍模式。因為,美軍體制固然可鑑,但那是美國政治制度和價值體系的產物,美軍的改革也是基於國情的改革。如果一味向學習,將會迷失方向,就可能犯「顛覆性錯誤」。
反思各國軍隊近十幾年的改革,基本上都有美軍的影響和色彩。俄羅斯軍隊改革為什麼走那麼大彎路?就是它照著西方特別是美軍的模式改了6次,矛盾重重,得不償失,最終以難以適應本國國情而告終。
中國軍改不能脫離國情和歷史。國情就是歷史,歷史就是國情。是歷史創造了未來,而不是未來自己創造了未來。沒有歷史的未來是一個黑洞,什麼都會被它無情吞噬。丘吉爾說,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走向多遠的未來。「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對待歷史,歷史就回報你一個相應的未來」。
譬如,美軍的統帥部是直接指揮到單兵的,但它並不是強化集中指揮,而是逐步下放戰鬥的自主權。如果只看到統帥部直接指揮單兵這一點,那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美軍的主旨並不是直接掌控單兵行動,而是踐行德國軍事思想上的精確作戰、量化作戰。
這和中國昔日戰時一竿子插到底的情形有著本質不同。中國軍隊目前採用的是前蘇聯軍師團模式,指揮體係是適應於機械化戰爭的金字塔結構。
這種指揮體制應對現代戰爭特別是信息戰爭有難度,但固守本土,保持國家政治穩定又是有效的。看上去左右為難,其實表明:到了讓你換個方向前進的時候了。重新開始不等於原地踏步,原地踏步也未必不能重新開始。
中國的地理形狀代表了典型的地緣政治家所描繪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特徵,是大陸國家,同時又有漫長的海岸線,尤其是西部,佔據著全世界最高的地勢。今天的軍隊改革也必須適應國家戰略的需要;當國家戰略轉變時,軍事理論也必須轉變。軍改,必須服務、服從於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
高手比到最後,比的是自我。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讓別人無路可走。譬如,美軍最早提出了信息戰的概念,而美軍講的信息戰其實就是計算機戰,全世界生產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的三大公司都在美國。所有國家軍隊的自動化指揮系統,計算機所使用的中央處理器,絕大多數是美國產品。
這其實就決定了美國的獨占性。劉亞洲把這種計算機戰爭稱為「物質信息戰」,打這樣的戰爭,誰能贏得了美國?那麼,比照「物質信息戰」,能不能提出一個「精神信息戰」的概念呢?
這種戰爭,信息主要用於人的精神層面,即用大量的主觀信息干擾、破壞、降低乃至使敵方完全喪失思維識別能力,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潰不成軍。相比較「物質信息戰」的「硬殺傷」,「精神信息戰」造成的作用是「軟殺傷」。 「軟殺傷」不會比「硬殺傷」作用小。
▼中國人民解放軍。(圖/翻攝自大陸軍網)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