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運量大的運-20。
大陸中心/台北報導
中國計畫在未來20年投入3000億美元,研發民用和軍用航空發動機,同時成立國家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刊文稱,以中航工業集團為代表的中國軍工業正掀起新一輪海外併購潮,而且可以藉此取得歐美技術用於軍武製造。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大陸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金融、工程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140多家成員單位、近30家上市公司,員工逾50萬人。
根據中航工業發佈官方消息,稱該集團在十二五期間共完成14宗海外併購,總額達149.5億元人民幣(約合23億美元)。據統計,從2009年至今,中航工業已先後併購了奧地利未來先進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FACC)、美國西銳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主力產品SR-22號稱「空中寶馬」,是全球最暢銷的輕型飛機。)、美國大陸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耐世特汽車系統公司(Nexteer,子公司)、德國Thielert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然後成立大陸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全系列航空汽油活塞發動機及航空煤油/柴油活塞發動機的製造商和服務商。
中航工業在大陸軍工界相當知名,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FC-1梟龍戰鬥機、殲 -10、L-15獵鷹高級教練機、L-7初級教練機、K-8基礎教練機、武直-10、運-8、運-20以及太行發動機、秦嶺發動機、昆侖發動機等都是該集團的產品。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
海外併購與強力整合,使得中航工業集團獲利機增。例如FACC擁有20年複合材料研製、生產經驗的企業,是空中巴士、波音、龐巴迪(Bombardier Inc.)的客戶之一。被中航工業收購後,FACC順利成為大陸首架自主智慧財產權支線客機ARJ-21與C919客機的主零件供應商,而且很快就轉虧為盈,2014年6月,FACC在奧地利上市,募集資金達1.94億歐元。
2011年,中航海外收入為431億元人民幣,2015年增至753億元,增幅近75%。據中航工業官網介紹,該集團2009年入選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426位。2015年,中航工業連續第7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行列,排名已躍升至第159位,十三五期間,還將繼續併購「發達國家」的相關企業。
外媒認為,海外併購除拓寬國際影響力外,還能幫助中國軍工企業擴大國際供應鏈、推動出口、獲得國外先進技術。比如SR-22所擁有的整機降落傘技術(CAPS),可確保一旦飛機故障時人員不用跳傘,即可安然著陸。這一技術如果運用於軍用航空器上,可提升戰時人員的生存幾率。
不過,受到中國威脅論影響,中國軍工企業的國際化之路也有遇到阻礙。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21日報導,中國企業正試圖併購從1805年就成立的英國謝菲爾德鍛造集團(Sheffield Forgemasters),由於該廠是軍用特種鋼的生產商之一,曾為英軍現役主力戰略核潛艇前衛級(Vanguard-class submarine)製造用來包裹核反應爐的壓力容器,英國朝野因此擔心核心技術會遭洩密,因此準備提供必要幫助以防止破產。
無獨有偶,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2月19日報導,特雷克斯公司(terex,美国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377位,僅次於開拓重工Caterpillar)以生產高空作業平台、推土機和起重機為主,在收到總部位於長沙的中聯重科的33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後,美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也力阻此一收購案。
▼大陸殲-10B戰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