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每年一度的反核、廢核大遊行12日在台北落幕,時值日本福島核災滿五週年,總統馬英九晚間強調,兩個多月後他將卸任,但還會繼續關心這個國家,希望未來不要缺電,他強調不是要「擁核」,而是主張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種能源選項,因為我們98%的能源都靠進口。
馬英九12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五年前,反核人士說,連日本科技這麼發達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能安全,台灣能保證嗎?不能,所以台灣必須廢核。五年後,日本在沒有保證核能安全的情況下決定恢復核電運轉,不廢核了。
在臉書上,馬英九也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與數據,他說:「我們科技發達不如日本,依照同樣的邏輯,日本不廢核,我們能廢核嗎?」
馬英九表示,事實上,從2001到2014年,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調查,在過去10多年中,台灣三座核電廠的單位效能因數(Unit Capacity Factor)都遠超過日本(大約是90%比60-70%)。尤其是近3年,台灣在31個核電國家中排名第五,「我們超過美國、英國、法國、瑞士、韓國,日本等20多個核電國,日本排名殿後。我們在這方面並不差。這不是台電或經濟部的宣傳,這是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的調查,所以不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國際社會看好。」
馬英九強調,他一向主張穩健減核,不要倉促廢核,政府應尋求最適能源組合(optimal energy mix),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選項,因為畢竟台灣幾乎沒有自產能源,98%都仰賴進口。一定要先有穩定的替代能源,才一步一步穩健減核,這樣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才符合臺灣長遠利益的作法。否則倉促廢核,風險極高。千萬不要忘記去年8月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社論「台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對台灣所作的忠告。
另外,馬英九也引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談話為例指出,「昨天也是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的5週年。前一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談話,強調日本不能沒有核能」直率、敢言的鄭崇華董事長日前也公開表示:「我國能源大部分由國外進口,要做到全世界的電費最便宜,你(台灣)沒有條件」;這兩件事再度勾起我卸任前心中最大懸念之一,就是台灣的能源問題。
馬英九還進一步引用五年來世界的發展的狀況指出,一方面原先廢核的四個國家有三個開始回頭,另一方面產油國、綠能國、與核災受害國都開始或繼續發展核能,顯示廢核不但並不是世界趨勢,發展核能的國家反而越來越多了。OECD的能源機構「國際能源局」(INE)就預測,2035年的能源展望,核能占比12%跟現在差不多。
他強調,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有乾淨、低排碳、燃料免費而且來源充分的優點,當然應該大力發展,自己這八年,在第2年就通過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風力機從107座增加到329座,增加兩倍多。太陽能的裝置容量已達728MW,比前任增加303倍。
但問題是,再生能源間歇性能源,靠天吃飯,具有先天上的限制,無法持續性發電,再生能源的一度電,跟火力與核能發的一度電不能劃等號。因此無法完全取代核能與火力發電。這就像是當一個人生重病、需一個24小時的看護來照顧。一個專業能力很好的看護來謀職,但表示只能晴天中午來作3小時半、陰雨天與晚上都不能來。如果你雇了這位看護之後,你一定還是需要另外一個看護24小時待命。換言之,再生能源要有24小時持續發電的基載能源(如火力或核能)來支撐搭配,否則還是會缺電。這就是再生能源一直無法克服的困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