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大學5成孩子免看成績 蔡淇華:別把成績當唯一!

▲老師拼命趕課,學生只想背公式,快速找到標準答案,卻發覺動機沒了。(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文/蔡淇華

為什麼韓國第一志願首爾大學招收的學生中,有51%並不看聯考成績?
他們瘋了嗎?還是瘋的,是台灣?
如果這不是國家危機?甚麼是危機?

「給我一個不想留在臺灣念大學的理由好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習動機吧,台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有點弱,我想找學習動機夠強的同儕一起做研究。」眼前的鼎鈞,是數奧、物奧雙金得主,高一就取得保送台大的資格,高三取得保送法國高等工程學院免費就讀的資格,但他也邀請我當申請哈佛及MIT的推薦人。

鼎鈞其實是個超愛台灣的高中生,三月學運時,看到好友意見相左,會難過的落淚。鼎鈞也是個務實上進的小伙子,可以上第一志願高中,但為了省下通車時間來讀書,選擇離家近的完全中學。他喜歡研究,常常坐在圖書館,安靜的思考計算,相信一切的難題,來自於最基本的概念,所以他總是起步最慢,連在2014年國際物奧競賽,他都是因為有選手棄權,才能候補上去。但不喜歡背考古題的他,卻在一題實驗題中,拿到了世界最高分。

不抄短線學習,不喜歡死背,不迷信名校的鼎鈞,不太喜歡別人稱他是天才。他覺得自己只是找到興趣,然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在「建構」自己的知識。但鼎鈞看到台灣的老師和高中生,把升學當作全部,結果老師拼命「趕課」,沒時間做實驗;學生只想背公式,快速找到「標準答案」。但那答案是別人的,目標是社會給的,當衝到那個目標,發覺動機沒了,所以在大一和大二,這個研究高深學問最重要的紮根期,台灣的大學生常在迷惘中度過。

為什麼失去學習動機?難道有人天生不喜歡學習嗎?

我想起在英國的學生宗軒。宗軒和鼎鈞一樣,都在這所完中待了六年。國中時,他總在沒興趣的課程坐立難安,但他希望被肯定,希望被看見。「老師,我一直忘了跟你講,我要感謝你以前辦的『仲夏藝術季』,」一月回台灣聚餐時,宗軒和我分享:「那三週,只要想到中午會有一群同學圍繞,看我拉大提琴,就覺得好幸奮。」

「謝謝你喔!真希望你早一點跟我講。」我有一點激動,因為那三週,我被罵得很慘,「影響升學」的罵名不斷套在我頭上。

宗軒對自己的興趣,學習超狂熱,高中時迷上拍微電影,每次拍新片,一定會四處找資源,我很幸運,是他討論劇本的對象。雖然,他聯考只考到私大,但這一所大學的重視實作,讓他大學四年學習動機保持不墜,畢業後成為北藝大研究所導演組的狀元,2014年得到台灣微電影的百萬獎金。2015年,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影劇學院錄取他,入學前兩天的老師是「魔戒」的編劇與「哈利波特」的導演。剛拍完的「作業」,學校經費一給就折合台幣200萬,用的演員是電視台八點檔的男主角。在世界四千多個申請人中,宗軒成為錄取八人之一,被看重的,是他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及他興趣探索中,累積的成品與「解決問題能力」。英國影劇學院知道,要吸取世界級的人才,不能把成績當成唯一考量。

韓國第一志願首爾大學也知道,唯有招收不死讀書的學生,才能維持國家人才庫於不墜,因此在2015年招收的學生中,有51%並不看CSAT(韓國聯考)成績,而主要靠審查資料,面試、及口試來尋找「潛在的人才」。而有韓國麻省理工學院之稱的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更只有4%看聯考成績,因為他們不想失去今日的愛因斯坦或藍光之父中村修二。

▲首爾大學在2015年招生中,有51%並不看聯考成績,主要靠審查資料,面試、口試。(圖/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教授提供)

愛因斯坦,高中時都因為背科不行被退學,結果不能在德國考大學,只能跑到瑞士唸一所「重視理解不重死背」的高中,最後世界誕生了這位不世出的物理天才。

二〇一四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被譽為藍光LED 之父的中村修二,國中時的成績並不好。雖然數學不錯,但史地這些需要背誦的科目就完全不行,所以中村修二和愛因斯坦如果考台灣的學測,一定考不了滿級分,也一定會被視為平庸之輩。但這種對國家最有用的偏才,卻會被韓國科學技術院看見。

至於柏克萊的審查政策「全方位考量」(Holistic Review),一樣不以考試成績(SAT)為主要選才條件,避免選到考試機器、以及背景相似的學生。

台灣亦瞭解此點,所以國教院規劃出「12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107課綱),冀求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科目、以及學習的動機。所以除了國、英、數、物、化,這些基礎科目被列為「部定必修課程」外,有近3分之1的學分為「多元選修」課(54到58學分)。

然而對於這翻天覆地,想畢其功於一役的教育改革,在高中的現場,大多數的教師是冷漠以對,因為聯考還是國、英、數、自、社。任何高中只要無法「有效能」的幫助學生考上好的大學,馬上會被貼上「辦學不力」的標籤。

就像自己為107課綱開設「文創設計課程」,要學生與商家簽約,做企業診斷、拍微電影、架設網頁、寫文案與品牌故事,覺得學生可以在這個課程中學到一生帶著走的能力,但是……「太耗時了」,學生總是如此回應。

我強力辯護:「杜威博士說,做中學才能內化能力;學習金字塔說,操作是最有效的學習,操作哪能不花時間?」。

「但是,老師,這些聯考都不考,應付聯考科目,我們已耗光了所有的時間。」
真的,我們一起耗光了所有的時間。

2015年底,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教授邀我至清大分享:「告訴我們,你希望我們怎麼招收學生?」面對這群全台灣最開放,發明繁星、拾穗與旭日計畫的教授,我當時說的不多,只記得陳教授的話:「在研究世界知名大學招生方式後,發現學習動機、學習熱情,是學習表現良好主要因素……但大學選才方式會影響高中教學,大學應該以多元角度選才,方能促進高中教學正常化。很希望台灣領頭羊的大學,不要再把聯考成績當成主要指標。

但是上週的報紙頭條仍充斥著滿級分人數比,台北一所最強調社團與多元發展的公立高中,今年學測,因為滿級分零個,但隔壁人數較少的私立高中卻有6個,被報紙嚴重打臉。老師很氣餒,難道讓學生多元發展,把時間花在與升學不相關的在自我探索,這錯了嗎?不,這絕對沒錯,這所學校為台灣教出了許多最有創意的學生,像是五月天五個團員就有四個畢業在該校,他們不僅創造了經濟與產值,更因為他們慷慨捐輸,台灣男子拔河隊上周才得以有經費出國,為臺灣拿到四金三銀的榮耀。

真的,如果我們真的想讓被念衰多年的12年國教真正的淑世利民,如果我們真的想讓107課綱被教師擁抱後造福學生,麻煩別把聯考成績當成大學入學唯一考量,如果有可能,學學首爾或柏克萊,問問學生,他們曾為自己的興趣做了多少的探索,如果他們真的表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相信我,他們絕對是國家未來的人才。然後台灣會變成人才大國。教育救國,不會再是未來式;教育救國,是現在進行式!

●作者蔡淇華,現任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淡江大學英國文學系、彰師大英文研究所、彰師大教育行政研究所畢業,曾獲2014年師鐸獎、台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使用,轉載至蔡淇華個人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