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第一公墓臻善園花葬區。(圖/內政部提供)
記者楊佳穎/台北報導
內政部22日指出,自90年起推動環保自然葬,補助地方政府闢建環保葬專區,目前全國除部分離島外,各直轄市、縣(市)實施環保自然葬的地點共有30處,選擇樹葬、花葬等環保自然葬法人數累計達2萬4千餘位,呈現逐年增加趨勢;環保葬法突破傳統土葬占地築墓的思維,也擺脫火化入塔坐奉陰宅的觀念,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
內政部今日表示,於生命園區擔任志工的阿娥阿嬤,在家人的體諒下,實現以樹葬方式長眠生命園區的心願;許多國人忌諱談論死亡與身後事,而內政部新推出「環保自然葬-最後的願望」短片,鼓勵民眾超越死亡禁忌,主動和家人討論想要的身後殯儀與葬祭方式,也推廣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自然葬,讓生命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根據內政部統計,104年全國遺體火化率已達93.74%,而火化後將骨灰安置於納骨設施,已成為民眾辦理身後事的主要選擇,不過,安置於納骨設施往往需花費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若火化後骨灰改以樹葬、花葬、海葬等安葬方式,除符合「入土為安」的民俗外,也可減輕民眾金錢負擔。
內政部也指出,北部地區除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外,台北市的「詠愛園」、「臻善園」,新北市「三芝櫻花生命園區」都是極佳選擇;中台灣的台中市「崇樸園」、南台灣的台南市大內植存專區、高雄市旗山生命園區及東部的宜蘭「員山福園」,也是獲民眾肯定的環保自然葬園區;此外,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每年共同舉辦「北北桃聯合海葬」,民眾選擇海葬方式也已累計千餘位。
另外,樹葬、花葬是指遺體火化後,把骨灰研磨再處理,裝入無毒易分解環保容器,由家屬代表將骨灰置入環保葬區內預先掘好的洞,以土壤埋藏覆蓋,再由工作人員完成植被澆水等步驟;家屬靜默追思,不焚香、不燃燒紙錢,數月後骨灰自然融於大地;民眾只要備齊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相關証件,就可以到有辦理環保葬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申請,沒有資格限制,往生者不必要是該縣市市民、也不必一定要是往生後多久之內才能申請。
內政部指出,環保葬法突破傳統土葬占地築墓的思維,也擺脫火化入塔坐奉陰宅的觀念,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詳細環保葬的地點與辦理情形等,歡迎至內政部「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環保自然葬」專區(網址: https://mort.moi.gov.tw/)瀏覽查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