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學術網路試營運啟動。(圖/記者蕭玗欣攝)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
數位時代來臨,學生在學習上越來越倚賴網路,進行補救教學和在家自修,但是這些教學影片都需要更大的網路頻寬,否則時常斷線或塞車對學習成效造成影響。教育部與中央研究院、科技部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推動的3年期「教育學術研究骨幹網路頻寬效能提升計畫」,砸下3億,26日開始試營運,將頻寬從原本的10G提高到100G,讓學生上網再也不用怕塞車。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蔡彥表示,台灣在2013年開始規劃建置100G骨幹網路,當時頻寬只有10G,「但是其他國家都已經達到100G,韓國甚至有160G」,但是現在有很多學生利用網路平台在家自修或是補救教學,需要大影音流量,頻寬不夠會導致網路塞車。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大學的教學研究和行政業務對學術網路高度的依賴,自己過去在政大當校長時,最常聽到學生抱怨的就是學校網路斷掉或塞車;建置100G骨幹網路是為了能夠因應數位時代師生對網路高度需求,讓學校感受到資訊網路改善的效果,也使偏鄉教育有更多方式可以挽救。
舉例而言,現今高畫質的4K格式影片傳輸至少需要25Mbps的網路頻寬,原本的骨幹頻寬10Gbps的流量最多僅能容納約400位學生同時線上觀看數位課程,升級至100Gbps網路後最高人數可增加10倍,上千人可同時上線,保障更多學生受教權益。
李蔡彥說,該計畫的特色是透過ROADM/DWDM(光纖多工器)設備及自有光纖模式運作,有別過往以租用頻寬的建構方式,未來頻寬大小將由自有的網路設備端進行調整擴充。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蔡彥。(圖/記者蕭玗欣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