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薔/平溪天燈 祈願與環保共存的智慧

2016年05月4日 15:47

▲新北市長朱立倫題字的天燈冉冉升空,為民眾祈福。(圖/記者楊佳穎攝)

文/李雅薔

2014年8月,台北市行天宮取消香爐與供桌,鼓勵信眾「以道德心香取代線香」、「以虔誠心取代供品」,一場活生生環境保護與文化的零合賽局在行天宮上演,自此,焚燒線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消失在行天宮的上空,而信眾焚香拜拜的行為,也在行天宮成為了歷史。

2015年6月,環保署公佈一份研究報告,報告內容指出每年台南鹽水蜂炮活動期間,當地的空污濃度超過平常值的10倍,而PM2.5(細懸浮微粒)瞬間濃度甚至曾超標23倍、空氣中的重金屬濃度如鍶、鉀、鋇和鉛增加至背景值的10倍至100倍,誰都沒想到,一個傳承超過100多年,起源於向關帝聖君祈求平安、驅逐瘟疫的祭典活動,竟然會對當地的空氣污染造成如此嚴重的環保浩劫,一場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零合賽局在台南鹽水上演,只是這次的輸家換成了環境保護。

上面兩個例子,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在這個我都自以為各項先進意識,包含環境保護或文化傳承都逐漸進步的今天,但諷刺的是,這些「進步」如果代表的是某個價值壓倒另一個價值,說穿了只是一種看似進步的原地踏步。

環境保護的本質:讓生命有了延續的可能

環境保護不是一個自然行為,在1960年之前,人類唯一思考的事情只有發展更快的技術、更新的科技,來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我們就像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一樣,不會為了自己消耗的資源而有ㄧ絲一毫的愧疚,直到1960年代之後,人類意識到不斷的消耗自然,最終的結果就是地球的枯竭與人類的滅亡,自此,「環境保護」四個字才開始逐漸被人類重視。

50多年後的今天,環境保護這種為了保護自然的不自然行為,越來越能為大家接受,即便是環保意識抬頭較晚的台灣,在當前的許多民調都能顯示,台灣人民也相當重視環保,甚至一份民間調查中顯示,有將近7成的台灣民眾不同意為了經濟發展,在必要時犧牲環境保護,這是一種從「掠奪」轉化到「保護」的觀念進步,而這種進步,讓生命有了延續的可能。

▲新北市回收天燈辦法,還平溪山林原始的面貌。(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文化傳承的本質:讓生命有了延續的意義

文化,是一種自然的行為,一種在人類基本生理需求被滿足後,透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累積出來、約定成俗的生活經驗與方式,而這種類似於掏金般的層層篩選,註定了文化的價值就如同人類智慧結晶般的寶貴。

在台灣,中南部至今仍然保存了「糖塔」這樣的祭祀習俗,老師傅將滾燙、熬煮過的白糖,灌入寶塔造型的木頭模型,待糖漿冷卻後,成型的糖塔在祭祀時會被作為奉獻給神明的食物,待祭祀結束之後,將糖塔熬煮成甜湯,分送給親朋好友,則被視為福氣、平安的象徵。

這種「聚糖為塔,化塔為糖」的過程看似多餘,但上面承載的意涵就是「文化」,而將人類生活的智慧結晶-「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發揚,讓我們的生命有了延續的意義,而不僅是複製上一代DNA的單調過程。

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賽局的第二條路,平衡與共存

正因為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各有其價值,所以當「行天宮禁止焚香拜拜」或「鹽水蜂炮造成空污浩劫」這類的事情不斷的發生在我們的周遭時,我們是否該開始重新質疑自己所謂的「進步」,其實只是一種名為「取捨」的便宜行事似進步的原地踏步?

我們把場景換到平溪天燈節,在這邊展現了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共存的最好示範

過往,在平溪開墾的先民利用天燈來報平安,經過將近兩百年的演變,「放天燈」已經成為平溪獨有的文化傳統,而在地方政府有意識的推廣下,平溪天燈節已經是中外知名的慶典,CNN在2013年推薦平溪天燈節為「世界52件最值得參與的年度新鮮事」; 國家地理雜誌更在2016年更是推薦平溪天燈節為「全球十大冬季旅遊首選」,每年平溪天燈節的盛況由此可見一般。

但是在施放天燈的過程中,施放後的天燈殘骸對當地環境的衝擊是一個不斷被討論的議題,而面對這種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的爭議,平溪天燈節的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並沒有選擇往「零合」的賽局來靠攏,而是透過細膩的行政方式,讓平溪的天燈在冉冉升空時,同時承載了施放者的祈願與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共存的智慧。

平溪天燈節的主管機關新北市,在民國100年特別訂定了新北市天燈管理辦法,管理辦法將天燈的施放範圍劃定在平溪師公橋至十分旅遊中心與106縣道延基隆河沿岸200公尺內;搭配限制天燈的大小與燃料量(12至14張金紙以下),以此確保施放的天燈落地範圍不會超過平溪之外;並且與當地商家共同建立回收系統,以每個天燈框架10元、天燈紙1元來回收施放過後的天燈,平均在天燈節過後三天內可以清理完畢,還平溪的山林原始的面貌。

結語

就像文章一開始所表達的,進步不該是ㄧ個價值壓倒另一個價值的零和賽局,這樣的思維太線性、也太偷懶,平溪天燈節帶給我們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雖然這個案例不一定能複製到每一種價值衝突的狀況,但它希望環境保護與文化傳承共存與調和的心態卻值得借鏡,而我們最終,都該在這樣的借鏡中反思與自我調整,並且不斷地向前邁進。

●作者李雅薔,文字工作者,長期關注政治、經濟、環境、文化保護等議題,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