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上體育課。(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
過去傳統上受到「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思想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運動對於學生的學習和課業表現不但沒有幫助,甚至可能有負面影響,體育課更是常被借來上其他學科。台師大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探討台灣七到九年級學生體適能與學業之間的關係,分析近40萬筆資料,發現體適能表現越佳,基測成績越高。
該研究透過5個時間區段 (95-97、96-98、97-99、98-100、99-101)學年度 分析近40萬名七至九年級學生的體適能成績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97、98、99、100、101年),發現國中三年期間體適能有適度進步的學生,在基本學力測驗有較高的分數。
台師大體育室主任洪聰敏表示,資料分析,九年級階段的體適能成績對於學生的基測成績有明顯影響;心肺適能和體適能成績最好的三分之一和最差的三分之一,基測成績可以相差到31分,肌肉適能則相差約21分; BMI值偏離理想值 (依照性別與年齡訂定)趨高或越低,則與學科呈負相關,顯示體重控制的重要性。
台師大學務長張少熙表示,美國學校曾實驗,讓學生還沒上課之前先運動,之後在大學入學考SAT平均都有20分上下的進步;他也表示,和先進國家比較,台灣體育課的比例並不多,但是體育課在所有課程中扮演「水」的角色,對於學生在成長發育上有很大影響。
張少熙也表示,運動可以幫助大腦在學習前先作準備,提高學習注意力;此外,現在年輕人罹患憂鬱症和輕生時有所聞,養成運動習慣也能預防、減輕情緒上的困擾。
洪聰敏也建議,學生如果想在短短的下課時間運動,最好的是「跳繩」,不需要佔用太多空間,還能促進心肺功能、幫助中小學生強健骨骼、長高,也能增進核心肌群和身體協調性,是非常理想的課間運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