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榮/新政府拚經濟 需要外功加持與內功修維

2016年05月19日 11:24

▲蔡英文表示欲借用林全的財經背景拚經濟。(圖/記者季相儒攝)

小英政府的願景與挑戰系列評論(四)

文/邱俊榮

新政府即將就任,雖然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的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但台灣人民真正關注且期盼的,是新政府如何解決如今的經濟困境、如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在出口連十五黑、外銷訂單連十三黑、景氣燈號連十藍、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轉負等難堪數據下,台灣經濟正走在滿佈荊棘的道路上,如何走出陰霾,才是新政府最艱鉅的挑戰與考驗。

當前的經濟問題經緯萬端。產業界認為救經濟必須先解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問題;勞工團體認為必須解決低薪過勞、工時過長等勞動條件不佳的「國恥」問題;舊政府長年把經濟成長率、出口、投資等數字當作關鍵績效指標 (KPI);人民則卑微地企盼實質薪資能有點成長。這些都是橫在眼前的現實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卻也不免互相扞格、相互衝突。如何認清問題,從而對症下藥,是新政府的首要課題。

當新政府一方面承諾解決產業界五缺的問題,一方面也對勞工提出「薪資增加、工時減少、保障非典勞動、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照顧職災勞工、鼓勵組工會」等六大保障時,我們不免好奇這些承諾要如何同時達成?

上述這些經緯萬端的問題看似有所衝突,卻不必然如此。我們必須將整個經濟看作一個生態系,才能以系統性的方法同步解決台灣經濟的諸多問題。我們慶幸新政府已有這樣的認知。新政府明確揭示其經濟主軸為「創新、就業、分配」,亦即希望透過創新活動促使產業轉型升級,重拾經濟活力,藉以創造就業,並將經濟成長的果實透過更好的分配讓全民共享。這樣的邏輯與目標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能夠達成,誠為全民之幸。

當然,接下來我們更必須關注新政府如何能達成這個理想的目標。我認為台灣經濟必須有內功的修為與外功的加持。

外功的加持指的是加入TPP。對於加入TPP,縱或有反對或質疑意見,卻毋寧是台灣不致脫離、甚至更加深度連結全球主流經濟的必要手段。TPP對於台灣的意義,不僅在於尋求市場准入、降低關稅的貿易利得,更重要的是藉由加入此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來刺激台灣產業轉型,提升產業的創新思維,提升就業與環境品質,藉由優化出口結構來改變過去犧牲全國資源以支應低品質出口的扭曲現象,甚至進而建立完善健全的內需市場。

▲台灣經濟如何走出陰霾,是新政府最艱鉅的挑戰與考驗。

我們可以說,加入TPP是一個外來的轉型驅動力,這個驅動力正好可讓台灣經濟可以在兼顧「就業、創新、分配」前提下繼續成長,因此當然是新政府必須努力達成的任務。

就內功的修為而言,面對最殷切的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新政府提出了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希望能建立真正以創新驅動的經濟。我們對此報以期待,卻也必須指出這樣屬於「產業別」的計畫恐尚難以建構全面創新的產業環境與氛圍。新政府必須將目前仍尚殘缺的國家創新體系整備起來,檢討摒除過去耗費國家資源卻成效不彰的產業政策,轉而建構擇優汰劣的誘因機制,方能日起有功。

最後,新政府應重視內需環境的建構。台灣過去因為過於著重出口的經濟成長驅動力,向來對內需市場甚為漠視,這也使得出口嚴重衰退時,經濟失去了最基本的屏障。事實上,良好的內需市場才是經濟成長果實可由全民共享最好的體現。

而要建構良好的內需市場,除了實質薪資要能有效提升之外,年金改革也是重要的手段。年金改革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建全國家財政與分配正義的意義,透過年金改革來縮短世代間、職業間的貧富差距,更是提升內需消費動能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幾點,正是新政府揭示台灣經濟必須「連結國際、連結在地、連結未來」的最重要體現。透過這三個連結,我們期盼、也拭目以待「創新、就業、分配」的目標能讓全民共享經濟果實。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邱俊榮,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長期關注研究國際經濟與產業經濟議題與政策,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