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茲卡疫情持續延燒,導致當地患有小頭症的新生兒人數急遽增加。(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巴西的茲卡病毒(Zika)疫情持續延燒,病毒除了經由血液傳染外,也被證實了會透過性行為傳播,目前國外也已經發生了多起相關案例。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1日表示,新研究顯示,病毒在精子存活的時間比先前認為的長,所以自茲卡肆虐地區返國者,應從事安全性行為或避免行房至少8週,以避免透過性行為染病。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 News)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林德梅耶(Christian Lindmeier)於31日指出,自茲卡肆虐地區返國者,應從事安全性行為或避免行房至少8週,以避免染病,但是這項建議只適用未出現感染症狀的男女,若男性伴侶出現茲卡症狀,情侶或夫妻就應從事安全性行為或停機6個月,以「確保體內已無病毒及病毒不會傳給伴侶」。
林德梅耶進一步表示,茲卡病毒能在體液內存留多久仍不清楚,但根據5月份公布的報告顯示,自庫克群島(Cook Islands)返回英國的一名男性,自首度發現出現症狀以來,62天後病毒檢驗仍呈陽性;懷孕或想懷孕女性除了應避免前往茲卡疫區外,若她們的男性伴侶曾赴疫區,在女性剩餘孕期也要避免魚水之歡或從事安全性行為。
據了解,茲卡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播,但也能透過性行為感染,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被發現;若母親不幸染病,可能會經由垂直感染,引發新生兒出現小頭症(microcephaly),而成人重症則會出現急性腦髓炎,導致癱瘓或腦死,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治療。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