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新書照片。(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李偉文(作家)
我心裡常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下筆?」
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的今天,梭羅生存的100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地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近10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場時,只要看到《湖濱散記》的譯本就會購買,不知不覺買了將近20種不同出版社的譯本。
也或許是這些年不斷重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趨向梭羅的生活了。比如我住在臺北近郊的山上,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說是在森林裡,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我也需要大量的獨處時間,但我家也像他的小木屋一樣,經常高朋滿座。
梭羅認為當一個人離群索居時,才可能體會出生命的意義。是的,我同意,孤獨是必要的,因為孤獨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的安頓。
除了孤獨,他也勞動。「這裡不用電,我自己生火,晚上點煤油燈。沒有自來水,從井裡打水,我自己劈柴燒飯。這些簡單的活動使人變得簡單,要變得簡單,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單純的肉體勞動可以帶來精神上的單純。在專注的肢體運動與汗水之下,人的心靈也一點一滴地沉穩簡淨,因而聽見來自內在的韻律。我想,這也許是自古以來,世界各宗教都要求修行人以親身勞動來完成生活需求的原因吧!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創造及製造了許多新東西,而人的力量無遠弗屆,地球上任何可以開發利用的物資都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一環,我們正活在一個物質過度豐盛的時代裡,甚至為了擔心經濟蕭條,各國政府無不以鼓勵消費來確保經濟發展。
當每個人都陷入了拚命工作、拚命消費的循環時,其實也逐漸喪失了對生活的感受能力,形成了物質愈豐盛而精神和心靈卻愈空虛的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愈富足卻愈不滿足。
▲電影《慾望城市》中的拜金形象,讓不少人羨慕。(圖/翻攝自網路)
當一個人不斷購物、不斷想擁有更多物質時,真正消耗的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然而時間就是生命,用生命換來的那些物品,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簡單生活似乎形成另一種時尚,因此「少就是多」、「簡單就是豐富」開始出現在許多人的口中。少與多是相反的意義,簡單與豐富也是相反的概念,為什麼會等於呢?
這是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神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的心裡充塞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都感受不到了,反而是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會活在更大的空間中。就像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就不會有任何興趣一樣,一個沒有感受力的心靈是無法擁有真實的快樂的。
梭羅也一再批評人們一昧講求外表與速度,彷彿大的、快的就是好的,可是我們是否曾在得與失之間做過省思與評量?
放慢速度,提高生活感受,正如許多宗教或靈修課程不斷提醒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事物時,就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再度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好比坐在陽臺前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五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並不必花錢。
或許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旅行中,某一次在德國小鎮的公園裡餵天鵝,或是在日本京都某間古寺裡睡個長長的午覺,這些似乎無所事事的時光,卻令人記憶深刻;反倒是住了一間又一間的高級旅館、一餐又一餐的豪華飲宴,還沒回國就已印象模糊了。精神上的富足與物質上的擁有,似乎是背道而馳的追求。當我們呼喊著「多一些,還要更多」時,其實就是靈魂受苦的徵兆。
梭羅也提醒世人:「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釣魚,結果卻發現我們要的根本就不是魚。」
▲精神上的富足,其實遠比物質的擁有來的重要。(圖/翻攝自網路)
要從簡單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樂趣,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應該」這麼過而勉強自己去做。
「簡單」就好像一棵樹,是從我們的內在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外在,把新的樹皮貼在自己身上。
要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簡單之道,重新感受生活的樂趣。二十年前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之後幾年在全臺灣各地陸續成立分會,當年在各地辦公室裡,我都將梭羅所講的這段話布置在牆上:「我到森林裡,是因為我希望過著真實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必要的部分,看我是否可以學會它所教導的,而不至於在我死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真正活過!」
這些年來,「荒野」推動兒童自然教育,保護臺灣的生態環境,同時號召民眾以具體行動來做守護環境的義工。推到較深層、較根源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能讓每個人對土地、對環境產生情感,產生「根」與「家」的感覺,再連結到生命歷程中,成為心靈原鄉;另一方面也是想到當生命沒有崇高的理想可獻身,沒有偉大的使命在呼喚,人活著的意義是否只剩下了自己?
●作者李偉文,長期關注環境與教育的牙醫作家,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著作有《迷路原為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等,本文出自時報文化《活得興高采烈》,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