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醫產業的未來趨勢發展,「跨領域」能力是新生代生醫人才應具備的必要競爭條件。(圖/陽明大學提供,以下同)
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看俏,不論在創新藥品、醫材研發、醫管服務等方面,在人口老化與慢性疾病等各項因素影響下,為產業衍生無限商機,同時帶動專業人才的需求,根據生物經濟發展方案規劃,台灣生醫相關醫療總產值目標在2020年提升至3兆元。生醫人才成為搶手的未來新星,但除了要具有專業知識,更需擁有「跨領域」能力,才能應對未來趨勢。
生技醫藥產業被譽為21世紀明星產業,要展開生醫新藍海,在教育培育上,新世代生醫人才強調從單一知識走向跨領域發展,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表示,以前的教育觀念停留在培養學生做研究,但科技進步快速,現在的生醫人才除了要顧好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和不同領域對話的能力,未來想走進企業的話,便能夠充分了解產業界的需求,而不是無法銜接,呈現無知的狀態。
▲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認為,所謂的跨領域,牽涉範圍很廣,以高齡化為例,可分別從生物醫學角度、衛生政策面、醫療器材工程面探討,因此校方鼓勵學生在大學時期學好專業知識之外,還可儘量接觸不同領域的東西,培養跟不同領域對話的能力。
為了培育生醫領域的領導人才與科學家,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從去年開始提出「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首創學士班大一大二不分系、醫學系B組( 7 年取得碩士學位),以及物理治療系6年學制。這一波嶄新的課程改革,著重在「建立通識教育課程典範」、「建立基礎科學教育典範」、「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延緩分流」等3大項。
觀察此一課程設計方案發現,面對未來複雜多變的社會,生醫人才必須有紮實的基礎科學訓練與深厚的人文社會學科素養,釐清問題並找出解決之道。因此,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延緩分流,讓學生可以在前兩年打好基礎,重新整理傳統微積分、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內容與教法,等到大三時,再依據個人興趣及未來規劃,選擇未來主修領域,分流至臨床、科學研究或生技產業領域等校內的8個科系。
▲陽明大學首創大一大二不分系,讓學生可以適才適性發展,利用前兩年穩紮穩打地學好基礎,大三再投入心儀的生醫科學領域中。
除此之外,陽明大學與中研院合作開設「人文講座」通識課程,由35位中研院院士或研究員授課,議題涵括歷史、經濟、藝術等,例如有副院長王汎森親授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院士朱敬一開設的《現代經濟學》,上課地點在中研院,讓學生有機會感受頂尖學術研究機構的氣氛,一方面培育人文素養,另一方面養成文理並進的思考模式。
梁賡義提到,由於這樣創新的課程內容執行時間不算久,所以過程中充滿不準確性,期間花了很多時間與家長、學生溝通,曾有一位唸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學生反應,「剛開始擔心會被騙,但後來發現涉及課程還是不一樣,上課規劃的很紮實」,由於整個大環境在變,希望能以全人類教育方式培養生醫領導人才,在大學時期把專業學成,並且願意跟不同領域對話,未來進到研究所後,才能做更實質的貢獻。
▲就讀生科系的(左起)柳乃云、廖少暘、吳哲瑋透過學習,除了加深本科專業知識,他們對於以人文社會為主的通識課挰,皆認為有助於提升自我涵養。
去年進入大一大二不分系、醫學系B組及生科系的幾位學生,在經過一年的課程學習後,多數感想認為「學校擁有好的研究環境,一年級時就能進入實驗室,學風相當自由。」、「教學方式強調思考比死背還重要,鼓勵自我思考,主動理解原因、嘗試推論找答案。」、「不分系的優勢,不管之後投入醫工、醫技等哪個領域,因為學過共同語言,對於其他領域可互相理解、好溝通。」、「多元的通識課程可以帶來更多啟發。」
就讀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李錫恩表示,他高中時從一類組跨到三類組,雖然對生物有興趣,卻沒有太深入的知識,但系所安排的實驗課程設計紮實,對於基本操作方式要求嚴格,就算自己原本是從社會組起家,卻是可以快速融入學習。他也談到,以後想進手術房當器材護理師,也想研究神經科學,對於未來規劃還拿捏不定,「這就是為什麼想選不分系的原因,因為我有這個權力去猶豫,有兩年時間去決定我想做什麼,最後做出選擇。」
高中時對研究很有興趣的黃昱潔,未來想走醫學研究,她認為最理想的方式,是同時身兼醫師和研究人員,因此選擇進入醫學系B組,而該系採7年學制,前兩年需接受「跨領域生醫人才培育」基礎科學教育,再銜接原有醫學系課程,修業後可同時取得醫學士與碩士雙學位。她表示,因為課程完整,所有基礎科目都有學到,加上還有一些醫學人文的課程,整體來說,學習過程很紮實,尤其學校鼓勵大學生進入實驗室,讓她有信心跟動力繼續做研究。
生科系的吳哲瑋提到,自己對於腦部和神經遞質方面很好奇,是之後想研究的方向,正好學校的研究領域專攻神經和腦科學,是該系所吸引他的地方。同樣是生科系的廖少暘,以後想朝生態保育發展,他認為學校課程可同時學到理論、技術上的專業知識,接觸層面更為廣泛。
(廣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