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3號颱風「銀河」,編號1603(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記者戴榕萱/綜合報導
台灣每年面對的颱風這麼多,颱風到底如何命名的呢?
根據「台灣颱風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第一批颱風的名字於1947年出現,由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簡稱JTWC)皆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出來的84個女性英文名,直到1979年因女權意識抬頭才加入了男性名字相間使用。在2000年後由日本的區域專業氣象中心(簡稱RSMC)負責排定命名。
過去的JTWC命名時期是由英文字母A至Z的順序排列人名,相較於現在不僅侷限於人名,甚至連動物、植物、星座、神話人物、甜點等都能夠入名。不過這樣的排序非常沒有規律,為了要讓民眾知悉正確颱風動向,將颱風編號,名稱只是輔助的方式,例如今(2016)年的第一號颱風「尼伯特」編號就是1601。
▲來自14個國家颱風命名列表(圖/翻攝於台灣颱風資訊中心)
命名也是有姓名學問題的!
像是JTWC時期的颱風命名沿用多年,但是很多颱風造成重大災害,為了避免想起災害傷痛,很多颱風都已經除名了。目前颱風名稱總共140個,分為五組輪流使用,一組有28個,也就是每一個颱風委員會的國家需貢獻10個颱風命名。不過可惜的是台灣並沒有被加入世界氣象組織(WMO),所以台灣每年面對的颱風都是用意譯、音譯的方式來稱呼它們,國際尚未能聽見「台味」的颱風名稱。
不過碰巧的是颱風大小是不是也暗暗伴隨著「姓名學」問題?不然怎麼2015年的「蘇迪勒」(酋長名)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的八月強颱、跟今年的一號颱風「尼伯特」(戰士名)重創台東,是否也因為跟名稱有關,造成網友討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