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多媒體的溫暖宴席,與你在多媒體相遇

2016年07月27日 08:00

文/破點 POINT

假日走進廟會街頭,除了逛逛小吃外,偶爾也會瞥見一張張紅色大桌子整齊排列在身旁架起的帳幕底下。遠望至帳幕的尾端,那裏有著一小群人籠在濛濛蒸氣中,有些人拿起大鐵鍋大把大把地鏟著,有些人忙著將手中白盤上的食餚擺出最精巧的樣貌,最後再綴上一朵花兒。漸漸地人群開始入座,嘻笑與寒暄聲充滿了整個場域,似乎與帳幕之外的世界有幾分隔絕。幾分鐘後鞭炮聲劈哩趴啦地響起,宣布著期待已久的宴席,即將開始。

然而現在這樣的宴席已鮮少出現於生活中,為了要讓這項傳統文化延續,於是「來作辦」團隊創作一款「辦桌多媒體遊戲」,希望將這項傳統文化介紹給更多人。這款遊戲以辦桌食餚為主題,參與者擔任「總鋪師」的腳色,一手包辦食材採購到一桌桌豐富食餚的宴席,再進而從食餚中,介紹每項料理對於各種類型辦桌的意義。


▲透過遊戲可以體驗從準備食材開始製作傳統宴席食餚,在這個世界你就是名符其實的「總鋪師」。

Q:當初是如何發想此主題和呈現方式?

來作辦:同樣是吃貨的我們,一開始即以「飲食文化」作為大方向構思,加上彼此都是台北人,因此對於台北街頭上少見的辦桌文化感到十分好奇。辦桌文化包含了「飲食」以及「文化」,裡頭的菜餚和意義與台灣人的生活十分貼近,比如說滿月宴一定會有油飯和紅蛋,其背後代表著對新生兒未來的圓滿以及繁盛的祝福。然而,辦桌傳統現在已愈趨式微,我們希望能讓更多新生代了解這項傳統並體驗,因此以著更貼近他們的互動式多媒體科技,達到觀念上文化傳承的理念。


▲多媒體作品包含台灣傳統六宴介紹,內文也含有實際參訪的照片,使得遊戲更加貼近生活。

Q:辦桌文化對於彼此有無特殊意涵呢?

來作辦: 對於各自的意義當然不同,但一樣的我們都最喜歡吃辦桌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吃飯、聊天寒暄那種熱鬧的感覺!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吃親戚家的喜酒,因為邀請的人幾乎來自左鄰右舍,彼此都熟識,因此整場喜宴吃起來感覺特別有人情味。不同於現在大多以飯店為宴席場地,那種人與人的親密以及溫度是無法比擬的。

另外,因為家族的人時常跑廟會活動,因此也會因廟會活動參與一些宴席。廟會的宴席不同的是神明會有獨立的一桌,每尊神像將會安穩地坐上座椅,如同正常我們吃辦桌那樣。辦桌文化在我們心中存有真真實實的溫度,它在這冰冷的世界中顯得格外有價值,這是少數能讓人真心相待彼此的場域。


▲藉由線上多媒體遊戲的方式,隨時隨地都可接觸這項文化。

Q:製作過程中有遇見令你們印象深刻的事嗎?

來作辦: 實境取材部份我們真的受到多方的眷顧!辦桌的每位總鋪師都非常熱情,還未進行採訪時,我們就已經吃了一輪,採訪完後他們又會再包一大袋菜餚讓我們帶回家吃,在日常中真的很少遇見如此熱情的人。此外,最令我們驚奇的菜餚是「菜尾湯」,平常並未出現在宴席菜單中,這是傳統人們處理剩餘菜餚的料理方式。菜尾湯顧名思義是將宴席吃剩的部分全加在一起而成為另一道菜,也可以說精華全集於一湯,這真是很意外且難得的享受!

然而在觀察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台灣的辦桌文化正逐漸消逝中。由於現代人舉行婚喪喜慶已不如從前多以辦桌的形式,因此這項產業現在只以廟會的慶神典禮為大宗,可以說整體的市場需求已逐漸下降。此外,缺少了下一代的傳承,這也是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多媒體改變的地方,也許現代人會覺得辦桌很「俗」或是跟不上時代,但它的確存有著豐富的文化蘊涵,尤其是食餚方面,每道料理都有著深刻的代表意義。

我們希望如此珍貴的辦桌文化不會逐漸自台灣銷聲匿跡,如果能透過多媒體的參與方式讓大眾更了解這項文化,進而一絲絲地改變原有的想法,我們想這就是我們為辦桌文化的傳承所做的一份心意。

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數位媒體組
「來作辦」林靜瑜、徐珮玲、周珩

以多媒體遊戲的方式呈現傳統辦桌文化,主要以「食餚」做為發想,希望藉此達到文化推廣及傳承的意義

作品. 來作辦

看更多《破點 POINT》文章

想即時獲知最新設計新知動態,歡迎加入《破點 POINT》 Facebook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