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愛男生 「張爸爸」最擔心以後沒人陪她…

去年底出版的首本台灣女同志攝影書「拉拉手在一起」,集結了許多女同志成家的故事。(圖/木馬文化提供)

《彩虹父親節》

文/蔡百蕙

父親節的前夕,一個爸爸氣急敗壞地打電話到「同志父母熱線」:「我絕對不會接受女兒是同性戀!」接線的曾媽媽彷彿接觸到10年前的自己,當時她無法接受女兒脫口而出有女朋友的事實,甚至天天以淚洗面。電話另一頭有同志女兒的爸爸繼續說道,他會想辦法把女兒變回來!

同一時間,在另一個房間裡,也有一位同志女兒的張爸爸(化名)正接受《東森新聞雲》採訪,談到女兒,他表示,「其實,有個伴能陪她最重要。」

張爸爸也是「同志父母諮詢專線」的接線志工之一,10多年來,透過「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專業協助,學習認識自己的同志女兒,終於能夠釋懷,「剛開始女兒可能覺得(親子)關係很好,可以講,但是不能接受還是不能接受。」

尤其是「張媽媽」,女兒因此鬧起家庭革命後,她整個人崩潰,從自己懷孕時開始檢討,到底在哪個環節做錯了什麼?才使得女兒不愛男生。

今年70歲的張爸爸當年為了尋找解答,戴著鴨舌帽,「覺得好像不能見人,」小變裝地登門「同志諮詢熱線」。

經過同志諮詢熱線的協助,張爸爸決定投入同志父母諮詢專線的服務,幫助其他的同志父母。(圖/記者蔡百蕙攝)

在女兒出櫃後,長達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他與女兒無法正常地交談,「有個疙瘩在心裡,總會避免地雷話題,」和女兒不能痛快、自然地說話,令他相當難過。

在「熱線」,張爸爸認識了一群同為同志父母、也喬裝現身的「墨鏡爸爸」和「墨鏡媽媽」,發現自己不是少數,是使他打開心防的第一步,再接著,聽取醫學專家深入地探討同志議題,分析男同志和女同志的伴侶關係等等,隨著了解的增加,開始修補他和女兒的關係。

張爸爸直言,對女兒最大的擔心,是性傾向對她人際關係的影響,也怕她會不會因此工作上被排擠。

至於獨生女兒傳宗接代的問題,則完全不會煩惱,「異性結婚也很多人不生小孩,沒有差別,」而退休7年以來,張爸爸也擅於規畫自己的退休生活,「也不會想讓小孩來養,」認為女兒老了可以有個伴陪她才最重要。

走過典型同志父母的心情起伏,張爸爸如今談到自己喬裝和接受女兒出櫃的經過,不時爽朗地大笑,他希望以學習而來的正面態度,回饋幫助那些剛開始發現自己小孩是同志的父母,「蠻有成就感的。」

「每個人都需要調適,我們走過的路,他們一定走得到!」張爸爸認為,接線與其他同志父母交談,可以有實質的幫助,「一定可以縮短他們掙扎的時間。」

接線半年多以來,張爸爸發現,隨著社會對同志存在的意識提高,會來電諮詢的不少家長,甚至連小孩是不是同志都不確定,在孩子唸小學或國中的階段,已觀察到一些跡象,認定孩子將來一定會出櫃,就提前打電話來詢問如何判斷,也同時瞭解如何面對,希望提前有心理準備。

無論採取接受或拒絕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小孩是同志這件事,張爸爸認為,畢竟每個人還是愛自己的孩子。對他而言,「知道之後,能夠回歸正常生活就很滿足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