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風雨達標準就可能停班課。(圖/記者張一中攝)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中秋4天連假,2颱風「接力」撲向台灣,其中颱風假該怎麼放也引來一番爭辯。氣象專家吳德榮說,颱風天停班課制度本身已在極力避免「該放未放」而造成人命損傷的狀況發生,因此只會「多放」不會「少放」。為使首長做決策時能以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為最大考量,他建議,可以在颱風過後再來認定,如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則宜擇日補班課。
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颱風預報由於科技的限制,不可能每次都正確,決策首長依據它來下決策,必然也不可能每次都正確。但為達到保護人民生命的最終目的,如遇到「模稜兩可」的情境時,就該採取停班、課的決策,來避免最壞的狀況發生。因此,多放颱風假(停班課)是無法避免的。
▲馬勒卡颱風襲台,北部風雨大。(圖/記者張一中攝)
但「多放」的颱風假又可能使全國多損失數百億的產值,所以決策首長承受的壓力是極大的,恐會因此瞻前顧後。如遇到「模稜兩可」的情況時,未必會以「多放」來處理,因此遭遇「該放未放」導致人命損失的風險大幅提高,也就失去颱風假在追求「防災減災」的終極目標。
吳德榮建議,針對颱風假可有一套「補班課」的設計,例如,每年達到停班課的平均值為基準,如決策停班課的日數超過了,就採取補班課的措施。或者也可以在颱風過後再來認定,如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則宜擇日補班課。他說,若能建立共識,補班課的制度可以透過討論它更週全。
▲無風雨的颱風假,民眾選擇出門看電影。(圖/記者李毓康攝)
有人會質疑為何只有補班課的設計,卻未曾提及「該放未放」的補假措施?他也說,停班課制度本身已在極力避免「該放未放」而造成人命損傷的狀況發生,因此只會「多放」不會「少放」。
他強調,這並非是在取回大家的「小確幸」,相反的,因為它會讓首長在作決策時,更能純粹以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為最大的考量,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擾,民眾因此也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