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榕萱/綜合報導
大部分的民眾其實都漸漸了解,人類上太空目的有兩個重點:一、研究、二、展現國威,包括現在的火星計畫、Juno號的木星研究,在遙遠的距離因素下,上了外太空的探測器都必須要藉由太陽能或其他能源來確保探測儀的行動,惟「運載能源」會使火箭的荷載量增加,NASA便轉變了想法「如果就地取材能源呢?」
▲NASA再改量成RASSOR 2.0,宛如小型兵工廠
(影片/取自NASA官方Youtube)
▲直接在星球表面就地取材(圖/取自NASA官網)
1957年蘇聯與美國開啟了太空競賽後,也開啟了人類對宇宙萬物的野心與好奇,至今經過各項太空計畫中的探測儀,皆身負研究專家的使命,為了確保獨立在太空的探測器能有足夠的能量,讓機器人懂得「就地取材」肯定會是一個好辦法,因此NASA研發出一部稱為「RASSOR」的挖掘機器人,在該星球開採當地資源,及時提供能量給探測器運作,並且也可以節省從地球運到該星球的成本開銷。
▲不僅可以挖洞,還可以翻山越嶺(圖/取自NASA官網)
RASSOR機器人全名為Regolith Advanced Surface Systems Operations Robot (風化層高級表面系統操作機器人),產生的反作用力極微小,因此可以直接開採星球表面收集水或氣體,當初研發的構想並非為了「挖掘」而是想要在太空中搬運重物,因此它不僅可以挖洞,還可以翻山越嶺,就算傾倒了還能行走自如,想不到研發出RASSOR機器人後發現是如此堅固又有效率,宛如《星海爭霸》中的工兵挖礦的兵工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