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車比較硬?新車比較慘?其實安全性不能只看表面。(圖/翻攝自爆料公社臉書專頁)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昨晚發生在台中「BMW舊大七完爆國產新車」事件,在網路上迅速發燒,網友們紛紛讚嘆BMW「車還是老的硬」,把國產新車的車頭撞個稀爛後,車尾居然還是完整的,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兩者這麼大的落差?
▲事件主角為代號E38的BMW 7系列,1995年誕生至今已超過20歲。(圖/翻攝自BMW)
有看過F1的車迷就知道,當發生碰撞意外時,無論賽車砸得多麼爛,最後駕駛艙一定會是完整的,車手也才能安然無恙的走下車,這就是「可潰縮式車體」的最佳體現;約莫20年前開始,這樣的概念也逐漸運用在市售車款上,直到今日,幾乎市面上新車都會強調「可潰縮式」的好處,利用車體去吸收撞擊時的能量,進而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
▲當時可潰縮式車體概念才開始流行,與現代車款還是有落差。(圖/翻攝自BMW)
再回過頭來看這起事件,代號E38的BMW 7系列,是在1995年正式發表,當時也是可潰縮式車體概念誕生的前期,儘管E38在撞擊測試中,車頭車尾的確有潰縮效果,但與2010年後的TOYOTA ALTIS相比,潰縮程度仍然有差距,而且車頭的水箱與水箱架本來就相對「脆弱」,才會有看起來「比較慘」的感覺,不過一部車安全與否,並不能這麼輕易就斷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