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馬拉松尋求國際賽事認證 最重要是交通管制

2016年11月7日 22:07

▲台北馬拉松目前交管仍是問題。(圖/中華民國路跑協會提供)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馬拉松至今已有30年歷史,這個經典賽事兼顧著城市觀光與專業競技,所累績的成果豐碩,被視為可代表台北這個城市的名片。台北市政府體育局下一步即要努力爭取國際田總標籤賽事認證,以推動城市行銷軟實力。

「臺北馬從1986年開始,也是亞洲最早的馬拉松之一,國際上享有盛譽,經過AIMS路線丈量認證,長期下來,國際上12月、第三周都優先禮讓,成為國際馬拉松重要一站,這是我們累積已久的優勢。」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表示,國際田總公路賽事標籤認證規定嚴格,但臺北馬絕對具資格達標。

臺北馬路線獲AIMS認證多年,為國內最早開始直播的路跑賽,透過衛星訊號,放送到亞洲各國,而且媒體服務完備,記者會宣導和媒體中心都符合IAAF認證規範。菁英跑者陣容堅強,獎金更是台灣最早提倡男女運動員平等,男女冠軍獎金相同。

「我們交通狀況,不像別的國家,有地下道、高架橋,他們有很多替代道路,但我們封路時,只剩下建國南、北路高架橋,當天對市民,甚至鄰近縣市都有影響。」陳華恒認為交通管制,必須要市民和政府全力支持。

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副秘書長鄭世忠指出,臺北馬交通管制確實要費心思,他說,「從早期賽事宣導,路線經過的每家每戶,都收到交通資訊,甚至全部在台北市生活的民眾都要知道。」

不過臺北馬交管難題,路線設計得花巧思。起、終點不同,方便減少封閉道路時間,以波士頓馬拉松為例,從郊區跑進市中心,東京馬拉松則從市中心跑向台場,賽道路線沒有包住市中心。

而起、終點相同,以芝加哥馬拉松為例,路線採長型,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近似「H」型,賽道經過城市著名景點,同樣避免造成市民困擾。

▲台北馬拉松吸引上萬名跑者參賽。(圖/記者魏立信攝)

「一場賽事,封閉道路幾乎是60公里,沿路都有許多民宅、辦公室和做生意,多多少少都會被影響,所以時間安排上,盡量不讓道路全部封閉,不可能造成他們完全不能生活。」新加坡馬拉松賽事籌辦人之一卓文毅坦言,任何城市馬拉松都會遇到交管問題,政府和承辦單位都要站在同一陣線,找出解決方案。

新加坡馬拉松是國際田總認證金標賽事,起點在鬧區烏節路,終點則是當地市政府廣場,由於這場馬拉松限制時間長達8小時、參賽人數約五萬名,交通管制為每年賽事管理難題之一。

卓文毅慶幸每年經過調解,新加坡民眾通常願意支持,「還是會有不同聲音、不同意見,但必須去努力,去解釋,去要求、體諒。」

我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許績勝表示,城市馬拉松蘊含特殊魅力,可以行銷到全世界,「民眾或許可以在這天,抱持自己家辦喜事心情,熱情迎接國、內外跑者,真的達到全民參與,共襄盛舉。」

世界各國跑友口碑流傳,造就臺北馬成為台北驕傲,創造運動觀光經濟效益。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