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新竹市食物森林開幕 全台灣首座全民參與

Apple好屋上架 好評熱推 限量上架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環保署長李應元親手種下長年菜。

新竹振道記者陳駱宜宏/新竹報導

「全台灣第一座」從設計、搭建、栽種到維護均由新竹市民親自參與的新竹市食物森林18日開幕,全區採用環保低碳原則設計菜圃與生態池,種植上千棵蔬果植物和香草植物,由市民共耕共享,自成小型的豐富生態圈。市長林智堅上午出席開幕儀式,環保署長李應元也特別到場力挺,肯定食物森林兼具美感與環保理念,為下一代創造永續環境,是新竹人的驕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新竹市政府與梧桐基金會、社區民眾合作,經過一年設計與建置,並舉行30堂環保與農業課程,新竹市食物森林今日在光復路綠園道啟用,林智堅市長頒發認養證書給成功里陳海鋒里長及環保志工們,並與環保署長李應元親手種下長年菜,並享用園內種植生產的蔬果料理。

林智堅說,新竹市食物森林位於車水馬龍的都市綠帶區,從設計、完成到維護都是全民參與,結合社區力量、採用共享原則,並向下一代傳遞愛護地球和環境的價值觀。

李應元表示,「在地行動」是減緩氣候變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透過食物森林運作,市民可食用在地食材,節省運送食物過程所耗費的汽油,減少碳足跡,讓地球永續發展。

除了生產食物讓在地市民享用,新竹市食物森林更充滿巧思設計,要創造良好的棲地,讓蜻蜓、鳥類、蝴蝶和蜜蜂等大自然生態重回市區。

新竹市環保局表示,食物森林示範地兼具生態保育、資源回收和節能減碳,「觀稼台」使用二手木材打造;「鎖眼菜畦」採用鑰匙孔形,讓工作者站在中央就可照顧周圍蔬菜;中央高、周邊低的「螺旋花圃」讓澆灌水流順勢往低處流動;「生態水池」可調節微氣候,原生魚種避免蚊蠅孳生;還有「雨水回收設施」、「落葉堆肥桶」等,充分使用在地資源,循環再利用。

示範地內種植超過4500 棵的蔬果植物,還有薄荷、迷迭香等3000多棵香草植物,小白菜、番薯葉等500 棵季節蔬菜,歡迎親子共同來園內耕作,孩子可透過親手耕作,瞭解一顆種子如何成為餐桌上的食物,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地方熱門新聞

來自大谷翔平的故鄉!日本「前澤牛」首登台中

台南市區旅店發生火警員工啟動自衛消防編組成功滅火

中央大學櫻花綻放 《長歌吟松風》新書出版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 張麗善率隊參訪送祝福

信義鄉農會去年運銷件數及價格皆創新高

鎖定NG戴安全帽 東港警強力執行取締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 4000名志工提供暖心服務

7年級女生斜槓經營咖啡工作室開心分享開創副業歷程

台南男超商內情緒失控大聲咆哮欲打店長南警強制保護管束

工藝中心策辦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即起登場

員警耐心引導腦傷失憶男書寫姓名 護送平安返家

語言治療師分享「重複的間時提取教學」助孩童語言學習發展

南消三大隊去年成功搶救268位民眾消友會頒發獎勵金

大甲溪電廠放流魚苗 攜手和平國中保育生態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