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正/治國宛若烹小鮮,盼新政府再創經濟榮景!

2016年12月6日 11:49

▲「創新、就業、分配」是蔡英文總統就職時,所提出的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核心價值。(圖/記者季相儒攝)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説中指出,新政府將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積極推動五大產業的創新研發,提升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在總統就職隔天所公布的民意調查结果,小英總統得到了69.9%民眾的超高支持率。顯然,新政府和民眾都有一個共識:台灣不能再玩那些降低生產成本、刺激投資和出口的老把戲了!道理也很簡單,台灣若想繼續拚低成本,怎可能拚贏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呢?

經濟轉型政策僅口號?

民進黨政府推動「創新」、「分配」以及「發展五大高科技產業」的經濟政策,如果不是隨便喊喊的選舉口號,真的執行起來,在政治上的風險卻是非常地高。原因是這些政策的執行成果,都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擠出令人耀眼的成果。

「創新」和「高科技」不同於傳統的製造業,投入再多的錢,也不一定有成果;更不是學校老師和學生在國際上參展獲獎多,就能商轉獲利,進而改變台灣代工的經濟本質。

至於小英總統所強調的「分配」若真要幹,勢必要對有錢人加稅,各種「非勞力」的所得收入,就得付比較高的稅,才有可能縮小台灣的所得和財富差距。台灣房地產的相關稅負一直逺比其他先進國家為低,但現在就連房屋的税基(房屋現值)每3年做一小調整,來自民衆和民代的抗議都足以讓縣市首長彎腰作挹,更不必談到稍微激烈一點的稅制改革了。

簡單來說,「創新」和「發展高科技」不但需要金錢和時間,更要許多好運氣;而改變「分配」會帶來很大的政治衝突,則需要強大的政治力量和決心。成功固然可以改造台灣的經濟體質,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但4年任期內若無顯著成效,一定會被選民唾棄而下台,更別說下台後遲到的成果卻被下個政府竊為己用的窘境。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質疑小英總統的經濟轉型政策,認為不過是延續大選的口號而已!

財經內閣民調直直落?

才就職100天,小英總統的支持率即大幅度下降2成多,由69.9%跌到48.5%;到了11月底執政滿半年,支持度再次跌到41.4%,表示有近3成的民眾由支持轉為不贊同的立場;此外,高達42.6%的民眾反對小英總統的治國和用人方式,也首次超過了41.4%的支持民眾。這個死亡交叉代表著,小英總統已經面臨領導危機!且現在誰也難説定她的支持度是否已經止跌?

▲新政府就職百日民調,行政院長林全的滿意度即出現不滿意度41%超越滿意度39.6%的「死亡交叉」。

至於小英總統在經濟方面的表現,民眾滿意度在2016年11月底時居然跌落到36.3%的低水準,比政治滿意度還低了5.1%;而綠營支持者當中,也有1/3表達不滿意的態度。由於財稅教授林全所組成的內閣,過去半年來在財經表現上缺乏實質的成就,進一步帶衰了小英政府執政的氣勢。從一開始面對華航員工的罷工威脅,到軍公教團體反對退休金改革,還有台電工會反對「電業自由化」、企業團體反對調高最低薪資,以及勞工團體反對「一例一休」等經濟議題的抗爭,這個老藍男構成的綠色內閣,似乎就像隻老牛拖著破車,雖然辯才無礙,成績卻乏善可陳!

民眾幾乎看不到林全內閣經濟政策的核心價值和施政方向。林全內閣在面對台灣的經濟問題時,似乎一直陷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困境,忘了小英總統曾揭示「創新、就業、分配」的軸心價值,更沒有積極推動任何有效振興經濟的短期措施。這樣的內閣表現,當然是拖累小英總統政治和經濟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只有30.7%的民眾同意,由林全所領導的內閣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林全內閣的表現,讓民眾覺得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是口號治國的表兄弟而已!

換心態比呼口號重要?

經濟口號喊得再響亮,若無亮眼的成績單,只會徒增民眾的反感,加速政權的衰敗而已。小英總統長期的經濟政策,必須搭配一些經濟上短期內就有效的改革措施,才能讓民眾心有所感,重振民眾對民進黨政府的支持度,3年後的連任也才有希望。否則,郭董真有可能成為台灣的川普!

此外,短期而有效的經濟措施,不該再拿減稅的老套來刺激台灣的投資和經濟成長,因為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有錢人的稅已經夠低了。目前除了要大力推動有利於一般民生和生活環境的大小公共設施外,在一些行政措施上的小小改變不僅可改造台灣的經營環境,也能帶動許多民間的投資和就業。

例如開放數位電錶,就像計程車的認証馬錶,不用改變法律,台灣就會立即出現1,500萬顆左右的智慧型電錶市場,經濟規模可達千億台幣以上,而且用戶也可自行發電賣給台電或使用者;或是政府若允許民間能組成團購向台電買電,台灣的電力產業就會立刻出現成羣的電力批發事業,也會產生電力買賣的次級市場。這不但可以制衡台電對一般用戶的獨占剝削,還能提升民眾用電和台電發配電的效率。電力危機?不過只是政府懶惰罷了!

小事為之必成大業!

再舉個例,我們為何不能開放汽、機車滿街的組裝與改裝行業?這些産業技術都很成熟了,為什麼政府還在做大型汽、機車廠利益的守門人呢?如今雲端資料庫都能儲存大量汽、機車的組裝或改裝資料照片以及特殊零組件,隨時供交通機關和警方查驗,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能像歐美國家一樣開放呢?為何我們的政府比歐美先進國家更支持大資本家?長久以來我們的政府都採取高門檻的法規,保護財團設立的大汽機車廠、大船廠、大酒廠、大型有缐電視系統等,為什麼就不能讓小資本的事業也可以參與?

又為什麼都會地區房價已經這麼貴了,政府還要在土地的分區使用與建築規範上不斷增加要求,繼續抬高房價?除了傳統製造業工廠外,新興的工作坊、研發工作、軟體設計公司等新型產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也可以設立在住宅區和農業區內,進而促進「創新」和「創業」呢?全台灣既有的違建又該怎麼處理,才能合情合理又公平?

▲剩餘屋大、空屋率高的今天,政府不妨思考如何讓這些閒置空間轉而提供新創業使用。(圖/記者季相儒攝)

雖然前總統馬英九的無能眾人皆知,但他在擔任法務部長時,只做了1、2件小事情,例如允許牢房裝設電扇,又開放煙禁,讓受刑人終生感動不已,且監獄的貪腐也大為減少,而他當時的聲望,也因此有如旭日東升,後來才有機會當上總統。舉這個例子只是要説明:執政者不能只會好高騖遠,更不要因事小而不為;政治常常因為小事的成就,而奠立了大業。

目前台灣各行各業還存在許多不當的法規和落伍的官僚心態,如果新政府可以傾聽民眾與業者的心聲,虛心檢討所有不合理或已經過時的法令及管理方式,積極推動各行各業經營環境的合理化,自然就會創造許多新市場、新事業,以及新的就業機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林忠正,經濟學博士,曾任立委、金管會委員、民進黨副秘書長、及中研院、台大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