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島如「台版馬爾地夫」 抬頭一覽星空之美

2016年12月8日 18:30

圖、文/行政院新聞傳播處、內政部提供

行政院海巡署南區巡防局長滕永俊,是民國99到100年間的南沙指揮官。他說,「民國100年前後,太平島就定位為生態保護區,生態低碳區。」周邊國家虎視眈眈,都希望占一席之地,各自建立武裝。他也對島上椰子樹印象深刻,特別清點,多達1350棵。他認為,「太平島不像戰地、前線,更像馬爾地夫。

隨著碼頭、機場建設完成,加以栽種蔬果、飼養家禽家畜的餵養技術進步,海巡署南區第六二岸巡大隊心輔官江子婷對島上的飲食讚譽有加,她說,「我們伙食團非常厲害,可以煮出家鄉味、而且還有麵包坊。」、「最好玩是晚上,有兩個特點,一沒光害,星星特別大又明顯;二是海邊生態,常有大中小綠蠵龜上岸產卵,然後1個多月後就可以看到小龜。」另外,她表示,現在太平島有中華電信提供服務,可與遠方家人聯繫,距離不是問題。

熊鵬程是前軍郵局少將處長,民國60到70年間曾赴太平島服務,他回憶,雖然有臺灣運補船,大家還會自己找地方種菜、餵雞;有一次收到包裹「因為太重要了,來信阿兵哥看了又看,想到了再看,包裹都是寄吃的來,給弟兄分享,格外珍貴、不容易。」

王萬富是前陸軍上校,陸軍工兵營長,民國94到97年間帶兵赴南沙太平島興建機場。他說,上島時看到的是整片蒼翠的樹木,有珍貴鳥類、海洋資源、綠蠵龜,「太平島就是世外桃源。」他說,當年要建長1200公尺、寬30公尺的機場跑道,然而施工範圍充滿鳥糞層、植被與遺留的建築物,備極艱困,但公餘之暇也不忘休閒,像是打棒球、籃球、唱KTV等,到97年試飛時,看到自己國家的飛機飛過、升降,有股莫名的感動。同時,他也向當初參與施工的士官兵致謝。

曾參加全民國防南沙研習營之青年學子陳力維,印象最深刻的是島上的南沙醫院,當初整個南沙只有這裡可以蓋醫務設施,對附近遇海難漁民做救護,不但為國家外交爭光,也成為發揮人道精神的基地,他要感謝海巡官兵不容抹煞的功勞。

►看更多「收復太平島70週年」專題請點我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