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上學要母教室外陪讀 沒有「寶媽」哪來的「媽寶」!

1200萬以下好宅 總價低少負擔

▲要懂得適時的放手,培養孩子的耐挫力、社交力、創造力。

文╱Frances

兒子以前幼稚園班上一個男同學,很黏媽媽、非常聽媽媽的話,從學校舉辦活動的參與方式可見端倪;記得一次萬聖節要變裝遊街、拿糖果,家長可以全程參與,這個男同學要求他的媽媽早一點到學校,不能「遲到」,只見他的媽媽滿頭大汗的急著趕到學校,為的就是遵守與兒子的「承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上了小學後,聽這位媽媽說剛開學時,她每天送兒子走進班上,並在教室外面走廊「陪讀」了好一段時間,因為擔心兒子怕生、不適應學校生活……。我一直以為她很享受這樣陪伴兒子的感覺,直到有一次,我們在一起聊天時,她說很煩惱兒子這種黏人的個性,太依賴了,也不獨立,但又不知怎做做才好……。

其實,像這位媽媽的案例在今天社會多不勝數,許多年輕人就算已經找到一份收入和發展空間都不錯的工作,心理層面仍不算是真正成大成人,也由此產生了「媽寶」這個名詞。美國知名學者大衛‧蘭西(David Lancy)博士認為,「媽寶」是當代青年的一種病態,是一種新品種的流行病

根據一項網路調查,與「媽寶」相關的10大行為排名前3名依序是「3句不離我媽說……」、「我媽想看看我的生活環境」、「我要問一下我媽」,大衛‧蘭西進一步指出,這種流行病深植於幼兒甚至嬰兒時期,主要因為父母過於擔心孩子,以至於讓孩子沒有機會為自己擔心

不要再3句不離「我媽說……」!讓孩子多思考、多動手、多參與,更重要的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各位媽媽們,要懂得適時的放手,經常陪伴孩子,培養孩子的耐挫力、社交力、創造力。沒有「寶媽」,哪來的「媽寶」?

您有媽媽經、爸爸經想大聲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親子版歡迎您來分享育兒心得,來稿請寄「parenting@ettoday.net.tw」,並請註明「個人簡介」。本報保留篩選、修改權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05/22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41 3 811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親子熱門新聞

必看!孩子舌頭有裂痕破洞?

女兒嘔吐弄髒飯店 日房務這舉動暖炸

亞孟買血型…O型+A型生出B型!

睡不好?一定要知道的兒童枕攻略

衣服不折亂丟!「3桶1沒有」秒馴夫

當長輩碰上3C的爆笑TOP5

小朋友看牙醫有「兒童牙科」!

好準!寶寶睡姿透露他的性格

惡婆婆語錄金榜 6句妳聽過幾句?

寶寶喝奶 要注意這4點

18歲有駕照被潑冷水 爸媽阻止是怕你…

做B超時塗在腹部涼涼的東西是?

女兒眼皮大片淤青 媽媽裝監視器

4M寶寶愛握拳 媽咪一定要注意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